新会计准则下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探讨 2017毕业论文下载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计核算作为会计处理的重要环节,会计核算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真实地反映电力企业的财务会状况,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会计准则下,电力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及时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更好地与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有效地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新会计准则对电力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对电力企业资产核算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重新定义了企业固定资产,将提供劳务及经营管理活动中使用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有形资产纳入到固定资产范畴,而且将原来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的限定取消。由于固定资产的重要定义,这必然会对固定资产核算带来较大的影响。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一些设备的备品和备件在新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固定资产,而且对于在建工程,只要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部分则需要在当期进行估价,并确认折旧,不考虑是否办理竣工结算。而在竣工后,则再根据实际产生的金额来对原估价进行重新调整。
  (二)对电力企业利润的影响
  在新会计准则中调整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而且提取后不允许转回,因此在电力企业在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时需要谨慎处理,避免影响到利润。新会计准则还对借款费用进行了重新调整,实现了借款费用资本化,这就使电力企业在核算过程中,不管采取什么形式的借款,都可以作为借款费用资本化,这就会对借款利用费用带来影响,从而影响企业利润核算。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对于所接受的捐赠资产在会计处理时会将其纳入递延税款项目中,这就不缴纳当期所得税,在对该固定资产处置后才会与所得税一起进行核算。但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需要纳入到当期损益,这就导致在核算时必然会对企业利润带来影响。
  (三)对电力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影响
  在新会计准则中,将计税基础这一概念引入到企业核算工作中来,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于所获得的资产或是产生的负债都需要按计税基础进行计算,并按其归属纳入所得税资产或是负债中。这就需要电力企业需要对企业资产状况进行动态记录,以此来提高所得税或是负债核算的真实性,但由于电力企业固定资产中还包括线路及辅变电设备等,这些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会对企业计税基础和会计基础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下强化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措施
  (一)加快对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进行调整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新形势下,电力企业领导层及会计人员需要及时转变上思想观念,进一步优化会计核算工作,正确定位会计部门管理和服务的角色,依照政策要求来调整会计信息,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电力企业还要有效的处理好管理和经营之间的关系,加快推动工作方式的转变和调整,实现会计精细化核算,加快集约化会计核算模式的构建,有效地提高会计核算的整体效率及质量,将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活动有效的结合,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支持。
  (二)统一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及和流程
  1.会计核算制度的统一
  制度方面的统一要求电力企业对企业内部会计核算进行一体化的整合,对会计核算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的凭证模板进行相应调整与统一,保证会计核算可以始终保持统一的口径。如此一来,在统一的核算制度下,所出具的会计信息与会计数据才具备较强的可比性。
  2.会计核算流程的统一
  从核算流程方面来看,电力企业首先要对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基本的梳理,并通过制度规范对会计信息的证实行和其决策价值进行必要的保障,同时还需要对与企业整体经营相关的成本核算流程、资金结算流程、售电核算流程、资产管理核算流程以及税金核算流程等进行统一规定,保证会计人员可以按照会计核算的统一路径对企业内部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地核算。
  (三)集中电力企业内部财务要素资源
  会计核算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实现离不开完整和及时的核算数据,因此电力企业需要集中内部财务要素资料,利用完善的财务体系来为会计核算提供完整和有效的基础信息,确保会计核算行为规范性和核算结果的准确性,更好地推进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积极搭建会计处理的信息化平台
  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电力企业会计核算中广泛应用,这有效地解决了会计核算单数据复杂性和多样性的问题,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有效地避免了核算中误差的产生。因此,通过构建会计处理的信息化平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