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况 乌拉特前旗黄灌区灌溉条件落后,整个灌水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0.42
每年引黄河水6.53亿米3只有3亿米3流进农田,其余3亿多米3都被蒸发或下渗补给地下
而且随着沿黄用水量的逐年增加,引黄河水量已再不是随意可增引的局面
因此,黄灌区用水日趋紧张、供求矛盾日趋突出
尽管旗镇两级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做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开展节水改造工程的经济能力十分有限,致使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的速度一度相当缓慢
水的损失浪费现象也未得到有效遏制
“十一、五”以来,该旗旗委和旗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节水灌溉工作,委派水务部门积极争取,在市水务局的竭力推荐下,于2006年被自治区批准在先锋镇利用政府专项资金开展节水改造工程
取的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而为乌拉特前旗黄灌区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先锋项目区节水改造工程控制面积9.91万亩,灌溉面积8.74万亩
国家投资2949.6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1547.86万元
在现状渠系基础上,衬砌支渠、干斗渠、斗渠、直农渠共30条,长68.59公里;配套改造各类建筑物110315座,其中进水闸1481座、节制闸93座、桥涵渡槽162座,田间口闸108579座;配套量水设施30套;修建农田道路692.22公里;营造防护林302399株;平整土地8.74万亩
工程于2007年 6月28 日开工,2008年6 月25 日全部完工,2008年11月通过自治区验收
2、效益分析 通过一年的紧张建设,取的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1 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9154亩,实现节水灌溉面积9.66万亩
年节水30%;2008年粮食总产1337.85万公斤,比建设前增长13.72%;油料总产1145.4万公斤,比建设前增长了32.38%;实现农业总产值7294.86万元,比建设前增长36.81%
整个项目区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道路相通、节水渠系配套的高标准农田
2.2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 项目区累计营造农田防护林302399株,农田防护面积达到1万多亩,森林覆被率达到8%
由于节水效益的发挥,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土壤次生盐碱化逐渐减少,有机质含量普遍提高0.3%~0.5%
2、3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节水灌溉工程效益的发挥,大大减轻农民负担,当地群众开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个要节水、盼节水、争节水的局面已经形成
3、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 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乌拉特前旗非常重视前期工作
在选择项目时,多次邀请市水务局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配合旗水务局的同志深入黄灌区各镇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通过对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比选,最后决定将首例政府专项资金节水灌溉工程建在条件优越的先锋项目区
在可行性论证和初步设计中,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等级的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承担,并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进行
凡《规范》要求的渠线、路线和林带线路横纵断面图全部进行了实地测绘,内业计算认真细致,达到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深度
初步设计经上级批复后,及时选定了内蒙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心第九项目监理部进行工程监理
与此同时,认真开展了施工招投标和评标工作
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上发布了招标公告,面对社会进行了公开招标,并由市水务局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了认真的评标
最后选定资质等级高、技术装备好的内蒙古河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水利工程局和包头市禹龙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承担五个标段的施工建设任务
工程于2007年6月开工,2008年6月竣工
2008年11月由自治区水利厅组成的政府专项资金节水改造工程验收组对先锋项目区进行了全面验收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全旗始终把利用政府专项资金开展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作为振兴农牧区经济的突破口,加强领导,常抓不懈
旗镇两级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利用政府专项资金节水改造工程领导小组,专门协调工程建设有关事宜
旗政府在制定2007年农牧区工作的总盘子时,把节水改造工程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在具体实施中,旗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工程第一线,了解情况,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消除障碍
同时,层层鉴订责任状,严格奖惩制度,把任务完成好坏和是否能够通过国家验收,同党政领导的政绩挂起钩来,奖优罚劣
此外,还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因素,调动全旗各行各业大力支持节水改造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