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借你五千离婚?宝宝们要谨防短信诈骗

这几日什么新闻最火?什么话题一直霸占着微博热搜第一名?演员 王宝强 的离婚事件,已然成为近急日来的热门话题,可是除了网友们关注之外,骗子们似乎也开始紧跟热点设下骗局,下面我们来看看怎么回事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有群众收到来自王宝强的求助短信,短信中写道“你好,我是演员王宝强,我最近离婚了,资产全部被人转移走了,身无分文,手机被我拿去卖了,现在只能找人接了个手机随机发信息给你了,你能不能借我5000块钱,事后十倍奉还!” 警方提醒,收到这种短信不要相信,因为这是一种诈骗短信,短信发送者并非王宝强本人,而是骗子


实际上,类似的诈骗短信并不少见,另有网友曝光了来自“霍建华”和“李易峰”的求助短信,目的都是借钱,事实上就是诈骗


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同情心迷惑,不要看到是明星发来的短信就信以为真,谨防上当受骗


2016年第一季度,收到诈骗短信人数达6.4亿

在信息化时代,电信网络用户如何做才能规避风险,躲开“陷阱”呢?下面为大家盘点出了十条防电信诈骗的“秘籍”


● 短信内链接都别点 虽然手机短信中也有银行等机构发来的安全链接,但不少用户难以通过对方短信号码、短信内容、链接形式等辨别真伪,所以建议用户尽量不要点击短信中自带的任何链接


特别是Android手机用户,更要防止中木马病毒

● “验证码”谁都别给 银行、支付宝等发来的“短信验证码”是极其隐秘的隐私信息,且通常几分钟之后即自动过期,所以不要向任何人和机构透露该信息


当下,因为170、171号段的手机号是虚拟运营商经营的,使用成本较低,被不法犯罪分子利用的几率较大


事主收到这些号段发送的短信链接千万不要点击,否则追悔莫及

● 钱财只能进不能出 任何要求自己打款、汇钱的行为都得长心眼,警方建议如需打款可至线下银行柜台办理,如心中有疑惑,可向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咨询


● 陌生证据莫轻信 由于个人隐私泄露泛滥,诈骗分子常常会掌握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并以此作为证据,骗取用户信任,此时切记要多长个心眼——绝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就算朋友家人,如果仅仅是在网上,也不可轻信


● 钓鱼网站要提防 切不可轻易信任那些看上去与官方网站长得一模一样的钓鱼网站,中病毒不说,还可能被直接骗走钱财,所以在登录银行等重要网站时,养成核实网站域名、网址的习惯


● 新鲜事要注意 诈骗分子常常利用最新的时事热点设计骗局内容,如房产退税、热播电视节目等都常常被骗子利用


● 拿不准就打110 如果真有拿不准的事,拨打110无疑是最可靠的咨询手段,必要时候仍可以采取这种手段


另外,要想防范此类诈骗,除了提高警惕和辨别力之外,手机智能识别危险号码和拦截陌生短信也至关重要


专家建议,可以在手机中下载专业的安全类软件免去被骗风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