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的 iPhone 比中国贵那么多?

关注 ” 智客 ” ↑ ,全球顶尖智库精选荟萃


苹果 CEO Tim Cook 近日接受了新德里电视台(NDTV)的采访,承认 iPhone 在印度市场太贵


事实确实如此,印度是世界上购买 iPhone 最贵的地方之一,以美国 iPhone 为标准价,其 iPhone 的价格高出了 31%


NDTV 的主持人 Vikram Chandra 采访时问及 Tim Cook,“在印度拿到的 iPhone 比美国贵,功能比美国的少,但印度的购买力却只有美国的很小一部分


” Tim Cook 承认这确实是事实,但希望想办法把印度市场 iPhone 的价格降至美国市场的水平


为什么 iPhone 总是高价 一个基本事实是,苹果产品强调软硬结合的体验,在创立之初 Steve Jobs 式的面向 “高端群体用户” 的营销哲学后,苹果开始奉行这种高利润战略也因此大肆获利


苹果的利润到底有多高?关于 BOM 成本的问题一些媒体已经做过详细报道


苹果和三星独占智能手机的利润,更严重的是:苹果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利润的 90% 以上


这是苹果一贯奉行的高利润战略

Tim Cook 曾在《商业周刊》采访时提及,“我们从来不做垃圾市场,但我认为我们所处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都很庞大


” 当然这是几年前的事了,但也不难看出 Tim Cook 对于这种市场战略的野心


历史事实证明,低定价并不是苹果的作风,这不同于使用价格战互拼的国内厂商,苹果能以高利润走量的产品没必要用低价卖出去


不同地区对于价格的影响 实际上关于各国定价不同的问题早有探讨,简单一些总结,就是因为各国的汇率和关税问题


iPhone 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是 600 美元左右,可以以此为基础,当国际汇率浮动和当地的税收制度变动时会让美国地区以外的市场的 iPhone 价格的提升


BI 撰写了一篇关于 Tim Cook 对印度市场的评价,并列举了 iPhone 全球的售价


在巴西,iPhone 售价高达 931 美元;在印度,iPhone 售价则为 784 美元;在英国,iPhone 售价为 671 美元


相比较而言,iPhone 的售价要比与其功能相似的 Android 手机价格贵得多


从德意志银行统计的数据来看,2016 年,iPhone 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为 600 美元,而在巴西售价为 931 美元,大约是美国市场的 1.56 倍;在印度尼西亚的售价为 865 美元,大约是美国市场的 1.45 倍;在印度市场的售价为 784 美元,大约是美国市场的 1.33 倍


WSJ 则大体总结了不同地区 iPhone 不同售价的几条原因:包括 supply chain cost(供应链成本)、forex moves(外汇)、labor and land cost(劳动力和土地成本)、import tariffs(进口关税)


大体上可以确定,iPhone 的定价并不像是国内外汽车的差价,而是苹果拟订了一个标准定价然后执行汇率、进出口手续


关于中国 iPhone 售价的问题,是因为中国组装的 iPhone 出口没有税收,但进入海外市场根据税收和汇率得出售价,而中国消费者购买 iPhone 是先出口后进入中国其实属于进口要承担税收,这样就得出了中国 iPhone 的售价


Tim Cook 式的供应链哲学 一个很有趣的比喻是将 Steve Jobs 和 Tim Cook 两位苹果领导人比作艺术家和生意人


《财富》曾评价 Steve Jobs 致力于创新性产品,其继任者 Tim Cook 则专注于控制制造流程


将 iPhone 推上高售价的领导人是 Steve Jobs,因为需要触及有品位的高端消费群体;而控制流程成本、产品高售价的领导人换成了精于管理的 Tim Cook,这部分想说的是 iPhone 可以保证售价和高毛利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苹果在供应链的控制能力


他把供应链管理哲学纳入到产品设计、产品定价层面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的作者举例介绍了苹果的供应链控制哲学,“iPhone 的触摸屏等关键零部件,苹果在供应商建厂时投入巨资,买断产能 6 到 36 个月


等到触摸屏成了大众商品,竞争对手可以买了,苹果又利用早已谈好的合同,拿到供应商的优惠价


” 供应链管理哲学下的产物并不单单指库存管理,而是根据供应链物料、需求管理、高利润率以及市场环境


路透社曾在 iPhone 5 发布时评价苹果公司的优先级转移,苹果的优先级正在由用户体验转移到公司策略


公司策略将供应链提升到一个战略级,是指通过从供应链层面的订单帮助设计优化产品,把产品的成本在设计阶段就控制下来,这促成了苹果的新供应链的哲学:在供应链端苹果也要求做到营销、设计和供应链三方相辅相成


一位用户总结了 Tim Cook 对数据的极度敏感(就连 iPhone 2007 年发布时都是 Jobs 问 Tim 财务数据),对供应链零部件实行控制的方方面面的细节: Tim Cook 时代先将 iPhone 5 升级为全球首发; 设计更精简的包装利于运输(iMac 改为梯形结构、包装变小); 综合运输成本的控制(海运与航空的选择)等


Tim Cook 时代苹果的成功,其实更像是供应链层面的成功


“挺进印度制造” 的可行性 不管是 Product Line(产品线) 还是 Production Line(生产线),了解到之前提及的一些信息点后,“挺进印度制造” 对于苹果来说似乎变得合情合理


实际上印度市场本身已经有所作为

现任印度总理莫迪,将电子设备的整机进口关税翻倍提升,而对外来资本进印度开厂又实行了近乎零门槛的政策,这些都是为了推广 “印度制造”


尽管 Tim Cook 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在印度市场诸多业务的落地要基于印度商业和文化,但没直接提到进入印度生产 iPhone 的相关计划


不过归结于苹果在中国市场 iPhone 的出货开始下降,苹果的印度商业市场还未全面打开、印度少年都期待梦想之机 iPhone 等诸多因素,苹果或许不无此项规划


当然以上只是基于一些信息点的猜测

但不管 Tim Cook 是要将中国的产品线(或生产线)搬到印度,还是承认印度的产品价格售价过高


对于一个供应链领域的专家,与其说是降价,不如说 Tim Cook 背后的算盘依然会打得响亮


题图插图来自:Google,Wired 智客君福利 还有什么比一本好书更适合妙语如珠的你?留下你的精彩评论即有机会获得智客君每周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图书


感谢中信出版集团为智客君提供5本下图佳作,以及10本知名经管类书籍赠予热心读者


好书每天都送, 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每条文章都可以),前三名点赞数最高者(数量超过二十),智客君当周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


评论的质量智客君会进行把关

另外,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到知识分享的活动中,智客君决定每位参与者两周内只能获得一次赠书


但是依然希望小伙伴们踊跃发言,让世界听到你的声音!欢迎交流,投稿、合作请联系(zhike15)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