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科普互联网书籍

书不厚,跟原来我看到的《腾讯方法》的包装风格和排版风格都差不多,本身就是一家子出来的。适合当做闲暇时的点心享用。这本书我一天就看完了,虽然这本书内容比较简单,比新闻层次稍高一点,但是比专业的微信文章来说,又显空洞。不过我还是觉得里面的知识还是稍微有一点的,至少我的理解不像新闻那么浅层了,书里没有什么笔记可摘的,是互联网的入门读物。


不过对里面有些地方我还是做了摘记,分享下:

创新扩散理论其实指的是一条创新扩撒S-曲线理论(S-shapedcurve)。

其实创新的扩散总是一个开头慢,然后到达一定阈值后传播非常迅速的的过程。而这个阈值数就是人口数量的10%-20%。当达到这个阈值后,一个新的理念、一种新的技术将在全球引起轰动。


这是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2015的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互联网仍在缓慢增长

http://kpcbweb2.s3.amazonaws.com/files/90/Internet_Trends_2015.pdf?1432738078

以下是知乎大神的介绍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734238

(如果你没有充裕的时间,建议你还是不要轻易点开看了)

虽然是英文版的,但是有些还是可以看懂,我们也可以参考他们每页PPT的设计排版方式。


还有很多零散的知识,其实都是对互联网行业趋势的一些看法。


书中说,在我们使用工具的时候,内容全都是自己找的。工具升级为渠道的必然路径在于:用户利用工具所消费的内容,与工具本身有这利益关系。简单来说,iTunes就和内容供应商有着很强的利益关系,我们很少把iTunes看做一件音乐播放器,更多而言,是一家音乐商店。工具成为渠道,用户对其依赖度才会更强。

渠道只是一种单一的内容推送,尽管根据数据挖掘和分析,有可能做到所谓的精准推送,但用户的迁移成本很低,如果这个渠道不能渠道垄断性优势的话——无论是在用户端的垄断,还是在合作伙伴前的垄断——被抛弃是很常见的事。但如果在这个渠道上再植入一点东西,就会完全不同。因此,渠道开始向平台转化。


整篇文章最后的结尾篇比较感人:勿忘初心。

说了那么久,勿忘初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作者表达的观念是:

勿忘初心,初心不是What,是Why。初心不是一件具体的事,而是为什么要这么做,甚至可以这么说,做一件具体的事,并不重要。换件事做做,不叫忘了初心。而即便在做那件事,完全是另外一种做法,那才叫忘记了初心。


我们可能随时需要调头转向重新开始,但是唯一不忘的是我们热切的情怀和相处的期待,想想当初这么执着是为了什么。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事业都不是一开始就做出来了,没有人一开始就走对路或者是做了所谓“正确”的事情,条条大路通罗马,未必要在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执着不已。


我做这个百草书屋越来越有味道也不乏这个意思。原先只是想做个自媒体,卖卖书的,回收书。结果一研究发现这方面的自媒体太多了,最出色的还属罗辑思维,据说B轮13亿。这不是世界上最顶端的科技公司,确实世界上少有靠内容组建起来的牛逼公司,而且内容运营积累的核心用户甚是忠诚。不敢说以后想成为他这样智慧无穷的人,能有他万分之一的阅读量,我也知足。


后来就自己写自己的经历,结果发现写着写着:哎,身边的同学反馈不错,说明有作用。那就继续激励下去吧,不管我写的是鸡汤还是什么,总是希望能帮到一些人吧。从百草书屋开始,自己也看了不少书了《平凡的世界》《从0到一》《大数据时代》《蔡康永说话之道2》《腾讯方法》《你一年的8760个小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启示录》《简约至上》《风和日丽》《创意之力》《颠覆式创新》《结网》《浪潮之巅》还有零零散散的一些书,像《重口味心理学2》《创业维艰》《影响力》(就快看完了)《认知盈余》等等,没看完的,或者挑着章节看的,还再继续看的。 渐渐的,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找到自己的方向。所以说,做什么并不重要,慢慢得发现自己为什么要做什么,那就值了。

来吧,一起看书,记录,受益无穷。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跨界——科普互联网书籍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