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专业的在家上学父母们三

7.      实证研究 莫尔在莫尔法则中提到,史密森学会关于20个世界级天才的研究强调三个要素: 1.     温暖、有爱、对教育敏感的父母或其他成人; 2.     有选择的家庭以外的社团; 3.     家长指导下的自由度高创造,必要的训练,以探索他们的思想


这项研究指出了天才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说这三个因素造就了天才


天才之谓,即上帝所造就在人身上的天赋
而这些因素只是帮助天才成就这些天赋

事实上,每个儿童都是上帝绝妙独特的创造和奇迹,有与众不同的天赋,都是天才


所以这三个要素同样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指导父母如何养育孩子


第一要素和第三要素都是指向和儿童关系紧密的父母或其他成人

第一条显明在家上学对父母的要求:温暖、有爱、对教育敏感,而不是世人想象中学校教师的素质:经过师范院校里多年教学技能技巧等专业化训练


温暖、有爱,从基督徒和圣经角度看,这只是对基督徒的正常要求:做一个温柔谦卑的父母,有耶稣基督的爱与忍耐


关于对教育敏感这一点,同样不是什么学校老师那一套专业化技巧技能


我们下面会讨论

即使有些父母一开始自认为自己无法指导孩子进行一些比较自由、富创造性的训练,其实也大可不必气馁


要知道在家上学养育孩子的目标首要的不是成为天才人物,而是让孩子自然健康的成长,享受和儿女一起学习工作的自热而然的生活


即使孩子是个普通人,又如何呢?在家上学的父母可能无法满足这一点,而同时学校上学老师就能给孩子比较自由、富创造性的训练吗?显然普遍来讲,学校的老师被学校教育目标、体制所限制,更不能


而那些自认为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的父母,当他们谦卑认真的去履行父母的养育职责时,却渐渐发掘出令他们自己都吃惊的教育潜能


很多时候我们质疑在家教育的父母教育素养问题,不像学校老师专业等,根深蒂固的问题就是我们不明白在家上学与学校教育的截然不同


环境极不一样,人际关系极不一样,生活及学习模式都完全不同
如此大差异,学校教师那一套东西实在不太适用家庭中的在家上学
而事实上,儿童的自我成长及学习能力惊人

在家上学,以家庭为根基给孩子如此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儿童在其中自我的生长绝对超乎父母的想象,这正是我们对在家上学教育模式最重要的信心


很多适合,父母或成人真的不需要做太多

第三要素对父母的要求会比较高些,对孩子进行一些比较自由、富创造性的训练


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肯定不行

但事实上,大部分的父母都比学校老师在这方面更有潜能,做的更好


长期浸淫于真实生活中的父母,与长期泡在封闭式、标准化工厂式学校里的老师相比,更灵活能动,富有生活经验和乐趣


要知道大部分老师,从小到大一直就在学校体系中循环,已经完全被学校格式化!如果我们明白在家上学中更多的真实生活成分,父母就应该比学校老师有更多的信心做好在家上学


其实第一要素和第三要素紧密相关
可以说第一要素是第三要素的根本,第三要素是第一要素的结果

一个温柔、有爱、对教育敏感的父母或成人,才有可能为孩子提供自由且富创造性的训练


故而作为在家上学父母,我们最重要的是着眼于第一要素,一个温柔、有爱、对教育敏感的父母


同时,莫尔总结说:这些天才的要素是头、手、心和健康的平衡整合,为您美好的范例


它们带来伟大的品质和人格

一个温柔、有爱、对教育敏感的父母,自然在真实的生活与工作服务中,给孩子头手心平衡的发展,帮助儿童健康的成长


8.      积极的回应,而非专业化教育 对教育敏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父母需要接受师范院校的专业教师训练吗?显然不是


对教育敏感在莫尔看来,就是积极的回应你孩子

莫尔一再强调:“最好的早期教育是您对孩子做出的种种回应——投入地去做他们热情的伙伴,陪他们聊天、旅行;阅读并讲述具有道德指导意义的故事;一起做家务、家庭小工业;教导他们,比如在家、在外如何正确地招待他人;对他们的最高动机和兴趣警觉;鼓励他们在沙堆上、用面团、望远镜、日记以及用车库或花园的工具去发展他们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摘自莫尔法则) 这就是在家上学家庭中典型的场景
你在这些描述中看见了任何类似学校老师授课模式的场景吗?没有
只有普普通通的家庭真实生活和工作

透过这些描述你能明白何为对教育敏感的父母吗?儿童对世界的探索与认知有极大的主动性和惊人的能力,儿童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儿童的主动性基础上,而不是成人的教导上


且儿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是成人无法理解和不需要干涉的


成人要做的,就是顺应儿童自己主动性的探索、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方法及视角,帮助他们,回应他们的需要,提供一些资源和引导,陪伴他们和他们一起生活


而不是像学校一样,把孩子视为傻瓜,一个空空的容器,需要老师灌输知识进去


把孩子视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自然就会要求老师做很多,如此老师就会特别辛苦,而同时孩子去一天比一天倦怠、无聊


而如果像在家上学的父母,尊重儿童,视儿童为学习的主动者,父母就会轻松自在,只需要回应儿童的需要


这是绝大部分父母都能做的
这也是在家上学对于绝大部分父母都能胜任的根本原因

9.      越早越好? 在家上学对于很多不理解的人会陷入很多的误解和误区中


在教育竞争变得越来越白热化的世代,竞争和功利化的追逐深入绝大部分父母的骨髓里


所以很多人会说:在家上学是更高级的拼爹教育

竞争和攀比会不顾儿童的成长规律和时间表、违背儿童天性、对儿童造成极大的伤害


在家上学的父母和学校的父母一样可能会陷入这种的竞争和攀比中

看起来似乎是这些在家上学父母特别重视儿女的教育,好像在教育的更激烈竞争中


这是普遍的问题,而不是单单在家上学家庭的问题

例如在儿童早教上,很多的家庭早早对孩子进行知识化读写算的训练


越早越好吗?莫尔在莫尔法则里给警醒在家上学父母很大的警醒:”“有些想法认为父母亲应该在孩子正常成长期到来之前提前进行阅读、拼写、写字或数学的训练


这种思想在世界可复制研究中得不到一个支持,在临床经验历史中也找不到佐证


所有的历史、研究及常识都指着相反的方向!我们重申:任何人推行对孩子早早进行三R(读写算基本技能)训练,都是在否定造物主内置的准备因素:相当成熟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理性、大脑发育、协调性——所有这些在我们的书《宁迟毋早》以及《学校可以等待》里已有详尽的论述


” 有些早教机构大肆鼓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体制外的教育,为了迷惑在竞争中挣扎的父母,打着真教育的旗号,纷纷推出精英化或者圣贤教育理念,或者鼓吹天才教育


难道在家上学也是在这场全民疯狂的教育竞争追逐中吗? 如果在家上学父母保持这种竞争、精英或者天才、功利化的心态来养育儿女,必然过早迫切的训练孩子进入知识的学习


这会导致如下的可能结果:1,由于儿童和书本知识学习相关的各方面准备因素还没有达到,导致父母教孩子耗费很大心血且特别辛苦,同时儿童学习特别吃力


这会给父母在家上学养育儿女带来挫败感同时,更大问题是给孩子带来伤害、挫败、和父母关系紧张,心理和人格产生问题


我认识一个孩子,由于父母过早机械化程式化让孩子认字读书,导致孩子在小学1年级时就产生厌学


2,即使有些父母很有技巧能让孩子轻松开始过早的认字阅读,但孩子一旦过早进入知识化的学习,他的心智就匆忙的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发展


而上一个阶段对周围世界感性认知和亲身经验就大打折扣,或者绝大部分的童趣童真就被剥夺,上一阶段的发展就不稳固


有得必有失,只是父母急功近利、不顾儿童的时间表,迫切的得到一些知识,失去的却永远不能再来


上帝既然让孩子从婴儿、童年、青少年然后到成人,何不让孩子从容的经历每一个成长阶段,而要一些早熟或被催熟的果子呢?但《伤仲永》的历史教训却从来不能阻止急功近利的父母们一再重演这个故事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有些孩子这个年龄段就是不开窍,怎么教也不明白,但过了一段时间,却突然自己就明白了


所以如果尊重上帝设定的时间表,而不是迷失在竞争中,父母和孩子都会十分的轻松、享受这样的过程,孩子也健康成长,何乐而不为呢? 还在为给孩子找合适的早教机构,幼儿园,小学发愁吗?还在追逐学区房、重点校吗?还在为仅仅一个孩子就整的头大吗? 家庭就是儿女成长的最自然场所


目前在家上学联盟网没有任何的资金支持
但在家上学联盟网各项服务都需要人力物力投入

如果您认同、欣赏在家上学联盟网的服务,认为在家上学联盟网的服务对您和更多的家庭有帮助,请凭着感动来支持在家上学联盟网


多种支持方式: 首先,可以透过您的举手之劳与更多的家庭分享在家上学联盟网的线上线下活动


例如我们的线下工作坊公告,您可以分享给更多父母
其次,您可以申请加入我们服务团队,例如网络义工等
可电邮unschool@qq.com
再次,您可以奉献金钱来支持我们
我们需要资金来运作服务团队

奉献支持在家上学: 支 付宝转账 :cnhavana@gmail.com 银行转账 :账号:62178570 0004 4892 352 账户名:徐雪金 开户行: 中国银行惠州分行


更多支持、合作请电邮unschool@qq.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