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


信不足,有不信犹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注解: 这一章讲领袖的品格或境界,“领袖学”的意味很浓郁,而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很遥远

但转个角度想想,高居梵蒂冈的教皇固然是领袖,参加“G20”峰会的头头脑脑们固然是领袖,游荡在街头的孩子王也未尝就不是领袖

由此述而广之,诸如种田的、牧马的、放鸭的等等,在各自的世界里也同样是领袖,同样发挥着决定行动方向、选择生存模式、协调整合资源、主导组织建构的首脑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在不同的范围内、不同的事项中、不同的情境下,我们每个人都是领袖

至少在精神上,我应该是我自己的领袖

既然领袖遍地皆是,那么 《道德经》 的这门“领袖学”就有些意思了,就可以说给所有人听了,不至于成为“屠龙术”

因为社会上的某些公众领袖,碍于架子和面子,很难降尊纡贵,俯下身来听老子的话,所以 《道德经》 的“领袖学”,在“君人南面之术”的行业里,不免有些屠龙术的无所施其技之忧

现在好了,既然时代鼓励我们发扬自作主宰的自由精神,那么我们也就有些兴趣,来琢磨琢磨 《道德经》 的“领袖学”

不为别的,只为弄清楚“我”怎样当好自己的领袖

就“我”而言,大概只有精神意志堪当领袖之任,其余的智力、体力,包括头脑的思考、五官的接受和分辨能力,手上的技巧、腿脚的支撑、肩背的承受能力,以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社会关系和社会身份等资源状态,举凡受精神意志支配的有关“我”的一切,都可以算作民众

面对这些民众,“我”的精神意志如何当好一个具有“太上”品格、达到“太上”境界的领袖呢? 按照《道德经》的衡量标准,“太上”级的领袖,不讲究有无高贵的出身,有无强势的军政后盾,有无特殊的韬晦谋略,也不讲究什么软实力,不谋求一言九鼎,万众瞩目,只要“下知有之”,就可以了

这么说来,做一个“太上”级的领袖岂不很容易?这要看做领袖的如何自我定位了

如果领袖自认为只是共同体的精神象征,就像精神意志不强求肢体拔着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不强求民众去实现领袖的幻想,执行领袖的特殊意志,让民众在自然的状态中自由自在地生活,那么民众就会常常意识到有这样一位领袖存在,从而各安其位,各治其业,就像手足一样,自然协调,自觉配合,而做领袖的也很容易

反之,如果领袖将“太上”当做太上皇,不但有许多未了的意志要求实现,有许多利益偏好需要安排,而且还要不时刷刷存在感,担忧被人遗忘了,就像精神意志,将自己当做神一般的天才,自以为出身高贵,怀有许多非凡的设想,即使梦寐了,也还要支使身体去完成这样那样的动作,弄得身心难安,那么要想“下知有之”而各安其位,可就有些难了

显而易见,《道德经》所倡导的“太上”级领袖,是个清静无为的正神,有事不慌,无事不忙,让人彻底放松下来

但这种放松状态会不会引发另外一些问题呢?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虑

因为在我们个人的感受中,精神意志一旦放松了,惰性的情绪就会掩袭过来,身心懒洋洋的,作风松垮垮的

这种状态延宕久了,想不颓废都难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共同体,也会出现同样的状况,所以在历史上,每当道家学说盛行过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出现另一种思潮,呼唤励精图治的大有为之君,扫荡积弊,提振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如汉初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北宋时期从仁宗到神宗等等

这样的历史进程,宏观上就构成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格局

从这个角度来看《道德经》之所谓“太上”,意义似乎也只是相对的,只在紧张之后需要松弛时,具有相对的合理性

然而我们还是要追问,难道说个人只有在常励志的紧迫感之下才能够成就事业吗?如果一个人真的需要常常励志,不阳亢,就颓废,还有可能成就事业吗?若是正常人,定一个志向,坦然做去也就是了

国家、社会共同体的发展,应该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在领袖清静无为,大环境宽松的状态下,反而就不能有序而持续地发展呢?这个历史老问题,只怕是由制度缺陷造成的

正因为制度将发展的契机太集中于领袖一人之身了,要求领袖充当社会共同体的兴奋剂,不能像个人的精神意志那样,任由身心自然协调,放开肌理机能,朝着既定志向坦然做去,所以才会弄得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以至领袖难做,左右都不是人;社会难弄,和谐与秩序不可兼得

这样的制度缺陷不补正,所谓“太上”境界,就难免是奢谈了

于是退而求其次,让“我”的精神意志与身心形成亲和关系,虽然意志有些好表现,过于主动,但身心依然能感受到来自意志的关爱,不独断,不强梗,“我”的状态,也因此显现得健康而自信

以此言之国家、社会共同体,也就是儒家之所谓“仁政”

仁者爱人,不为政治利益牺牲民众,正如意志不为自我实现而戕害肢体一样,所以民众“亲之誉之”

这样的领袖和政治,虽然不及“太上”的宽松自由,但也很好了,只是在历史上,学者们议论的多,实际范例很少,我们从中挑选一个,以便对“仁政”的实际情形有个直观的了解

《孟子·梁惠王》和《庄子·让王》讲到同一个故事,即周王室的祖先太王亶父,最初居住在邠(今陕西旬邑县西南》这个地方,大概是个局部农业定居的模式,而游牧部落狄人常来侵扰

太王亶父息事宁人,先后给狄人送去兽皮布帛、犬马、珠玉,而狄人侵扰不止

于是太王亶父和百姓们商量说,“狄人想要的,是我们的土地

我听说,‘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百姓们也不必担心没有君主,所以我要离开这个地方”

随即迁徙到岐山下定居而邠地的百姓爱戴其仁德,像赶集一样相继迁居过来于是岐山就成了西周的发祥地

这个故事,显然不能从守护家园的角度来分析,因为力量不对等,强行对抗无异于驱民入虎狼,而大王亶父的仁德,就在于不将百姓当做自己领地的祭品,不让以养民为目的的土地变成置民于死地的缘由

百姓因此爱戴追随之,“亲之誉之”,形成一个情感认同的社会共同体,也就理所当然

中国的传统政客讲政治,总离不开一个习惯用语——恩威并施

这套用来操控的驭人权术究竟会产生什么效果,我们局外人不得而知,但对于行使权术的动机,还是看得明白的

所谓施恩,意图不外乎收买感情,是仁德政治的一个变异体;所谓施威,目的只是要让人害怕,是以恐吓来掩盖自身政治惰性的权威主义的滥觞

一个让老百姓害怕的领袖究竟能走多远呢?《道德经》说“畏之侮之”,紧跟在害怕后面的,就是“侮之”了

“侮之”不一定是政治批评,因为没有渠道;也不一定是诅咒斥骂,因为没有面对面的机会;但在山高皇帝远的僻野,在老百姓的内心深处,却尽可能生出轻蔑、鄙视的情绪,与领袖离心离德

国家、社会共同体一旦沦落到这种格局,那就与生命个体陷于癫狂别无二致了

生命个体的癫狂、精神病,不正是精神意志与身心相撕裂的表现吗?局势到了这种地步,《道德经》也就不再多说了,“犹其贵言”

只是作为“太上”领袖的孤声先发者,《道德经》愿意告诫后人,与其多诺寡信,与其费尽心机地恩威并施以树立威信,还不如自己先相信民众,放手让民众自然自在地生活着

这样不仅能实现领袖的愿望,“功成事遂”,而且民众也确信这就是自己的选择,“皆谓我自然”,社会整体浑然醇和,有序发展,就像个人能做且做到的,正是精神意志想做的,那该有多好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十七章 道教经文讲解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