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长期以来在世界上都保持着经济大国的地位,法国在某些方面与中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比如,中国与法国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都实行一定的计划经济。学习了解法国的成功经验,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试图通过呈现法国地方政府的财政现状以及各项改革措施,以期望为解决我国地方财政的困境带来契机。
一、法国地方财政的状况
法国是实行中央集权的国家,在财政体制上也实行高度集权,中央汇集财政权。在财政来源上,地方政府收入较大依赖中央财政拨款。中央政府拥有对地方三级(大区、省、市镇)财政事后的法律监督权,地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受中央政府的严格监督。[1]
二、法国地方财政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负担日益加重
法国地方政府公共开支增长太快,赤字扩大。同法国相类似,我国地方政府也面临着赤字不断扩大,负担日益加重的状况。地方财政承担了更多的支出责任,支出长期保持较高水平。[2]
(二)地方政府之间职能交叉,机构重叠
法国地方政府之间职能交叉,财权事权划分不清,导致各级地方政府相互推诿、扯皮,降低了行政效率,造成了资源浪费。法国地方财政的上述问题在我国地方政府间也存在,推诿、扯皮现象不断上演,地方财政改革势在必行。
(三)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法国中央控制征税权,地方政府自主权比较小,仅有对几个税种有制定税率的权力。地方自主权的缺乏影响了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发挥。在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同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权力都集中于中央。
三、法国地方财政改革的措施
(一)以“绩效”为基础进行预算改革
法国以前在地方实行的是以资源为导向的预算管理,以资源为基础的预算管理容易导致财政的浪费,不能充分发挥财政在公共事务中的作用。法国在这一次的地方财政改革中将以资源为导向的预算管理转变为以成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管理,赋予管理者更多的灵活性。[3]
(二)公开和广泛的参与,重视沟通和培训
法国在改革的过程中,让尽可能多的部门和人员参与其中。参与人员不仅要有来自财政部的预算官员,而且也要有来自国会和其他部门的人员,注重与政治家的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并且对参与人员加强培训,强调专业化。
(三)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性
为了提高地方财政的灵活性,缓解中央和地方的紧张局面,法国在此次的改革中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性,使法国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得到保障。其中包括,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和税法执行权。
(四)完善地方财政的监督体系
法国通过改革使地方财政体系更加严密,地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在中央政府的监督之下,改革后的财政体系发挥中央在预算编制、修改、执行,审查过程中的作用,保证了财政运行的程序化和规范化,抑制了官员腐败。
四、法国地方财政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预算改革的绩效化
法国在此次改革中改变了以往的以资源为导向的预算管理,采用了以成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避免了财政的浪费。我们也应该学习借鉴法国加强预算管理改革,注重成果的导向性,提高财政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二)改革过程中要讲求策略
法国在改革中强调公开和广泛的参与,重视沟通和培训。我国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也应该借鉴法国经验,讲求策略。首先,我们应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另外,为了改革在和谐的环境下顺利实施,财政部门应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
(三)赋予地方政府一定自主权
法国在此轮地方政府财政制度改革中赋予了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因此我国也可以考虑为了使我国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得到保障,赋予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税收立法权和税法执行权,明确各级政府的税权范围,将税收法定、税权法定等原则写入宪法。为税改的进一步推进以及财政权的规范划分提供必要的宪法基础。[4]
(四)完善地方财政的监督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的财政监督体系不够完善。有些地方未建立专门的财政监督机构,即使建立财政监督机构的地方,也缺乏专职人员,贪污腐化现象不断出现。[5]因此我国要借鉴法国完善地方财政监督体系,结合我国国情,我们可以加强各级人大的效力,增强其对本级政府的预算监督。另外,可委托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