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一方面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经济发展更为迅速;而在另外一个方面,改革开放使得人们的思想发生改变,社会矛盾也在加剧,其中,存在与人民警察内部的各种问题也凸显出来,如何更好地构建警察群体的职业化改革,切实的打击警察群体当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消除警察群体中的以权谋私、执法不公、贪赃枉法等违法行为,是整个警察职业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1
我国基层警察职业化现状分析
1.1基层警察队伍的德育层次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受到人力、财力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我国基层警察队伍在道德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组件之处,因为各项的准备工作并不完善和充分,并没有针对基层警察队伍制定相应的严格的准入平台,从而就影响了整个警察队伍的整体文化和思想素质。而且,加之在日常的工作实践当中,警察过于忙碌的工作使得其无法接受一些常规的培训,从而使得整个警察职业化建设的文化基础非常的薄弱。而这种现实情况就使得整个基层警察队伍的整体参差不齐,无法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1.2基层警察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目前,基层警察的管理体制仍然存在漏洞,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整个警察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目前,虽然大多数的警察已经进行了编队管理,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兼职警察,或者是协警,这种情况不利于整个警察队伍的管理。很多工作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缺少对基层警察管理的系统性和有序性。
1.3基层警察的任务职能不够明确
目前,我国基层警察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能并不明确,在很多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工作的分工并不明确,导致了整个的工作处于一个非常混乱的工作状态下,这对于整个警察形象的维护是非常不利的。另外,极为混乱的工作也会使得警察内部的自身出现心理的不平衡,消极应付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
1.4基层警察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警察队伍作为国家的公务人员,虽然在待遇和薪金上有所保障,但是,针对基层警察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却不够健全。很多基层警察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较重,但是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比较的缺乏,难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工作积极性。另外,基层警察队伍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很难实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从而使得整个警察队伍的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
2基层警察队伍的职业化改革思考
2.1形成正确的执法理念
基层警察的职业化建设之路必须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从而来对整个警察队伍的职业地位进行准确的定位。一方面,保证整个基层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另外一个方面,基层警察自身需要树立起正确执法理念,保证整个警察工作的服务性和服从性,甘于奉献。
2.2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基层警察所从事的职业性质和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基层警察除了要具有一般公民所应有的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之外,还必须要体现出整个基层警察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所以,基层警察必须要以警察的身份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的加强自己的政治学习,养成公平正义、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要注重仪表、文明礼貌、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和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3养成良好的职业技能
基层警察所面临的基本工作任务繁多,所以,需要养成良好的职业技能。一方面,基层警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法律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军事技能。鉴于此,需要对基层警察进行严格的身体素质考核,提升其准入平台,另外,要对基层警察进行警队式的训练,保证其具备能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和本领。
2.4形成较好的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的基层警察必须要具备民事执行、安全保卫。处理突发事件等多个职能,在身体和精神上面临着多重的压力和负担,所以,必须要为基层人民警察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制度,使其能够享受更合理和完善的警衔津贴、特殊岗位津贴和卫生补贴,并能够为一些表现优异的人员提供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提升整个基层警察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2.5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
对基层警察的管理要落实到整个管理体制的建设方面,首先,要对基层警察实行规范的双重领导和编队管理,从而更好地使聘任制警察纳入到整个基层警察体系的管理当中。另外,要对工作过程中基层警察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保证整个制度的统一指挥、统一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