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随时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和
危机,出现财务困难或财务危机。因此,建立和完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已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国际化,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对现代企业的意义
财务危机是指一个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造成的财务困难或危机。严重的财务危机会导致企业巨大的亏损,危及企业自身存在和发展,影响债权人和国家的利益。预警就是指预先知道并发出警告,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可能的损失。财务危机预警实际上就是现代企业通过对企业日常财务运行情况进行连续有效地监督和控制,防止企业在经营管理及决策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给债权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企业的资产所有者与企业的资产控制权、经营活动的组织管理权相分离,企业的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所以在企业的管理中存在财务管理与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不协调,企业经营监管不力。造成财务管理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1、财务管理职责混乱。
2、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日常操作不规范,工作落实不到位。
3、财务人员知识更新滞后、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4、内部监督控制体系不完善,力量薄弱。
三、如何建立现代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一〉充分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与稽核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和稽核制度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制度应该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组织建设权限明确。在现代企业中,不同交易应由不同组织机构根据其相应的权限作出相应的授权。
2.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一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导致的企业治理问题,从而总结出公司治理基本原则,要求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确保股东的权利得到保护,确保所有股东待遇平等,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对管理人员有效监督,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并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创造效益和更多的工作机会以及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
根据这一基本原理,现代企业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明确股东、董事和监事产生的程序,严格按照《公司法》和企业章程的规定进行选举,从而避免股东会和职工会混体运行的状况。(2)明确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经理层职责,形成各负其则,协调运作和有效的制衡机制。(3)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不同形式的报酬制度,以保证各自的职责得到有效的履行。
3.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和适当的交易处理程序。所谓会计系统,指企业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和报告企业交易,并保持对相关资产和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
4.内部审计客观、独立。根据现代企业组织机构和内部审计独立原则,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应做到有利于监督,使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相互促进的关系,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
当然,建立一套良好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制度,并不能完全达到财务危机预警的目的,关键还要看这些制度是否切实执行。企业制定并执行了健全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前景才是辉煌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的发挥效益。
(二)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的数学模型
从西方国家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来看,通常有两种建立方式,一种是多元线型函数模式,另一种是分析单个财务比率的走势。
1.多元线型函数公式。多元线型函数公式是运用多变模式思路建立起来的,通过将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计算出一个总差别分来预测财务危机。这个总差别分通常被称为Z值,这个模式被称为“Z计分多变量模式”。最初的“Z计分多变量模式”是爱德华,阿尔曼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主要用以计量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具体计算与分析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Z—判别函数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
X3-一(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
X4-一〔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
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种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运营能力指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综合分析和预测企业财务危机和破产的可能性。
阿尔曼认为,Z值越低企业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