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6.067亿人,城镇化水平45.68%,比1982年的21.1%提高24.58个百分点[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二00八)》—中国市长协会]。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大部分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产业结构的转变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镇规划方法与模式的调整。

  近年来,旅游业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旅游业是联动效应很强的推进型产业,有利于促使旅游地的产业结构升级,带动非农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在旅游区乡镇由农牧业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乡镇规划的影响表现得很为明显,因此,旅游区内乡镇规划方法的探讨就尤为重要。

一、五当召镇区概况:

  镇区作为乡镇政府所在地,是镇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乡村城镇化集中点,尤其在以农牧业为主的乡镇,镇区的作用更为突出。如何解决旅游业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镇区规划,在新时期需要考虑到更多新的因素。

  五当召镇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镇域面积60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以牧为主、以农促牧的少数民族聚居镇,镇域常住人口9000左右,90%以上都是以农牧业为生。五当召镇区是镇政府所在地,原名吉忽伦图苏木,目前登记常住人口为1500。

  五当召镇得名于藏传佛教内蒙古第一大寺——五当召(本名“巴达嘎尔”庙,蒙古语“五当”,“召”意为“庙宇”),五当召始建于清朝早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藏传佛教圣地。五当召风景旅游区是以五当召为核心景观的国家级4A风景区,是包头市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的旅游胜地。

  在风景旅游区建设之前,五当召镇少数村民为游客和香客提供餐饮、住宿服务,现今镇区纳入五当召旅游风景区的旅游服务基地,进行新的规划建设。

  五当召镇现状主导产业是农牧业,辅以部分铁矿业以及旅游服务业,三大产业比例为90:3:7。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传统生产方式与市场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前景黯淡。五当召镇的两家铁厂也都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总体生产力水平很低,2005年人均收入4300元,农牧民群众至今仍未脱贫。

二、五当召镇区产业转型的背景及契机

  五当召旅游的蓬勃兴起给五当召镇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黄金周期间客流量由2005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2009年的6万多人。但是由于旅游服务业建设不足,巨大客流带来的主要是门票收入,游客在景区人均消费不足5元,这意味着作为旅游服务基地的五当召镇区将有巨大的潜能可挖掘,给原有产业结构的转变和提升带来难得的机遇。

  石拐区关于五当召镇的十一五发展目标提出:1、优化产业结构,鼓励牧民向旅游业转型;2、牧业转为圈养,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3、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旅游接待能力,配合五当召景区建设工作,逐步实施镇区人口转移。

  随着旅游服务业发展,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将向服务业转移,旅游服务业将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冲击当地传统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五当召原有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都经受到挑战。

三、产业转型对五当召镇区的影响

  随着五当召风景旅游区的建设与发展,游客由单一的宗教文化游转为度假休闲旅游、民俗民风体验游等多种方式,在景区的停留时间也会延长,对各种服务都会有更多的要求,旅游服务业将逐步代替衰落的农牧业成为主导产业,其强大的产业联动将会带动交通运输业、民族特色纪念品加工等非农产业的发展,三产比例顺序将实现“一二三”到“三二一”的理想状态转变。

  产业结构的调整将给五当召镇的人口规模带来变化:

  现状城镇居民登记人口3000人,常住人口1500人,自然增长率为4.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会吸引外来务工、经商人口,游客也会逐年增长到一个成熟风景旅游区的稳定水平。因此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数量、景区游客数量因素预测五当召镇区的人口规模。

  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的变化必然会导致用地规模及结构的变化:

  1、农牧业生产用地减少。

  人口向旅游服务业转移,农牧业人口下降;生态保护政策以及十一五发展计划;五当召风景区总体规划对生态保育、景观保护的要求,都将缩减农牧业用地的比例。

  2、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用地增加。

  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城镇内的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三级城镇设置,例如风景区管委会、派出所、中小学校、医院、邮电局、银行等;商业功能侧重于住宿、餐饮、娱乐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产业转型条件下旅游区内乡镇规划方法的探讨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