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认识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内部控制制度指的是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合理的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对企业资产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对于防止企业内部舞弊行为的发生有很大的帮助。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在内部控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很多企业建立、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企业要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就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持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深化,市场分工越来越精细。在我国步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受到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都是家族式的管理,管理模式落后,不注重引入现代管理方法。而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许多企业几乎都是空白,这种现象不仅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新时期要通过完善和改革内部控制制度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生存下去;为了生存、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目的是追求经营效益、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为此会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以期增强企业的实力。为实现发展目标,企业不仅仅是要追求规模大,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强大的实力。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管理的层级就越多,要对企业实现控制的难度系数就越高,尤其是在一些集团公司,在内部控制中的难度是非常大,一旦发生失控现象就给企业造成极坏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在企业扩大规模的过程中规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
3、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需要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已经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企业展开了竞争,并一同分享世界经济这块大蛋糕。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的业务往来复杂性提高,企业资本的跨国流动更加频繁,加上电子技术的成熟,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往来结算中要经常使用到各种现代的金融工具,会计工作的内容增多,经营风险也相对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然要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来加强对各项活动的控制,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1、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有缺陷
   

当前虽然很多企业都开始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但是因为企业本身理念存在差异,对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亦要求不同;管控的出发点和高度也不尽相同。就出现了由于管理理念的不足,致使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失较多的问题。对一些重要控制内容没有包含在内,内部控制制度的覆盖面较小,没有形成全方位的覆盖。从当前大多数企业确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分析主要的问题有四方面:第一,公司治理结构有问题,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由企业的治理者完整的,他们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管理工作,所以往往在设计中留有一定的空间,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就存在漏洞。第二,过分重视硬控制,一些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既然是一种限制,那么各项制度就应该坚持刚性原则,而由于这种想法的存在,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中对人主观能动性的关注度不高,未建立针对员工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就相对较低。第三,不重视风险控制,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中主要是从业务的角度开展工作,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中往往是以企业活动流程为基础的,对于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没有太多关注。第四,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实际不符,一些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没有将企业现实情况考虑进去,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在企业的运行中发挥作用。
2、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不高
   

执行力不高是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高除了与企业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有关系之外,还与企业员工的思想有莫大的联系。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员工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评价不够,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企业内部控制失控现象严重。在具体的工作中,很多企业整体的风险意识不强,就更加加深了对内部控制的不重视,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下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