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审查步骤及方法之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对建筑工程概(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审查不但有利于正确确定工程造价,加强计划管理,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因为如果概(预)算编制不准确,就会使投资得不到落实,将直接影响国家投资的合理分配和基本建设的发展速度。


  1.建筑工程概(预)算审查的基本步骤

  (1)首先要做好审查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熟悉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等重要文件,同时,要将全套施工图纸加以整理和装订,根据图纸说明收集有关标准图集和施工图册,并熟悉核对相关图纸,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和工艺流程等情况。其次,还要对概(预)算编制的范围进行深入的了解,即根据预算编制说明,熟悉概(预)算包括的工程内容,如配套设施:室外管线、道路以及设计图纸会审后的设计变更等。最后,还要熟悉概(预)算定额或单位估价表,因为任何概(预)算定额或单位估价表都有定额说明和工程量计算规则,所以审计人员应根据工程性质搜集和熟悉相应的单价、定额资料。

  (2)紧接着,就要选择合适的审查方法,按相应的内容审查由于工程规模、繁简程度不同,施工企业情况不同,所编工程概(预)算繁简和质量也不同,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审查方法进行审查。

  (3)同时,还要综合整理审查资料,并与编制单位交换意见,定案后调整概(预)算经过审查,如发现有差错,需要进行增加或核减,经与编制单位协商,统一意见后,进行相应修正。

  2.建筑工程概(预)算审查的方法

  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审查,要根据工程的建设规模大小、结构复杂程度和施工企业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审查的深度和方法。审查概(预)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以下4种方法。

  (1)逐项审查法逐项审查法又称全面审查法,是按定额顺序或施工顺序,对各个分部工程中的每一个定额子目从头到尾逐项详细审查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全面、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这种方法适合于一些工程量较少、工艺比较简单的工程。

  (2)重点审查法重点审查法是抓住工程概(预)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查的方法。审查的重点一般是指工程量较大或造价较高的各种工程、补充定额、各项费用(计算基础和取费标准等)。重点审查法的优点是重点突出,审查时间短,效果好。

  (3)经验审查法经验审查法是根据概(预)算审计的实践经验,审查容易发生差错的那一部分定额子目的方法。如:容易漏算的项目有平整场地、余土外运等,容易多算或少算工程量的项目有砖基础体积、砖墙的厚度(1砖墙按360或370计算),易套错定额子目的项目有钢筋混凝土柱(未按柱断尺寸套相应定额)、梁柱和平板等。

  (4)对比审查法是利用已编制完成的工程预算或虽未编制完成但已经审查修正的工程预算对比审查拟建的同类工程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已建工程和拟建工程采用同一套施工图,但是基础部分和现场施工条件不同,则相应的部分采用对比审查法;2)两个工程的设计图相同,但建筑面积不同,两个工程的建筑面积之比与两个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量之比基本是一致的。可按分项工程量的比例,审查拟建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或者用两个工程的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量进行对比审查;3)两个工程面积相同,但设计图纸完全不同,则对相应的部分,如建筑物中的柱子、屋架、屋面、砖墙等,可进行工程量的对照审查;对不能对比的分部分项工程可按图纸计算。采用对比审查法,要求对比的两工程条件相同或相对应。 

  3.对设计概算审查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3.1审查的步骤

  设计概算是建没项目的综合性文件,它包括的内容广泛。因而审查设计概算是一项既复杂又细致、既要懂得各专业技术知识,又要熟悉概算编制业务。因此,要做好概算审查工作,必须熟悉业务、了解设计资料,调查研究并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审批后的概算更能准确、实际地反映工程造价,主要步骤如下:

  (1)掌握数据和收集资料

  根据设计任务书、了解该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设计能力、工艺流程、自身建设条件及外部配合条件,并弄清没计概算编制的依据、组成内容和编制方法,收集概算定额、概算指标、预算定额、费用标准以及地方的有关文件和规定。

  (2)调查研究

  对上述资料和数据有疑问时(包括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深入实际、作必要的调查研究,走访有关部门和领导,对各个问题进行澄清和解决。

  (3)分析技术经济指标  在调查研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