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相关问题探讨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1.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盲目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增加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产品进入市场初期或厂商为了开拓新市场,产品生产者或代理商为了迅速占领市场,让广大消费者对促销的商品全方位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对产品的铺货率大大提高。而在此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事先调查客户资信、没有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盲目地采取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则会造成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客户占用,从而给企业带来风险问题,很多放出来的产品不能及时回收货款,形成应收账款。
 2.内部会计控制不严。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按照《企业财务准则》规定开展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及时清算,形成账外债权,很容易造成资产流失。一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缺乏制度约束,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不及时对账,导致销售与核算脱节,很多应该早就发现的问题都被忽略了。二是财务部门没有履行好监督的职能,财务和业务的关系本应该是服务和监督有机的结合,平时除做好对业务部门的服务支持外,还应根据管理制度对业务部门进行监督,看其是否有超越管理制度的行为,给应收款带来不安全的因素。业务人员有时候为完成其任务,对方的要求又超越了公司的规定,却也叫发货,这时就需要我们财务部门的把关和监控,超越规律制度的提醒他必须报有权限的上级批准才能发货。三是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不及时核对账目,使核算与销售相脱节的问题不能及时暴露并解决,很多应收账款无法确定。由于经营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经营过程中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帐,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有的企业由于不及时与客户对帐,有的即使是对了帐,但只是口头上的承诺,并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帐依据。
3.

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在多数企业中,为了激励销售人员的积极性,都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当中,企业只注重销售额,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额,没有考虑因此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未将应收账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忽视了赊销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从而导致许多赊销款项无法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大幅上升并沉积,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应该改以销售回款为第一考核核心指标,只有销出去能收的回的款才能算有效销售,计入销售人员报酬任务中。
二、应收账款的危害
  1.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夸大企业经营成果。应收账款没有实现现金的流入,属于应收而未收的资产,代表企业的债权。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使企业投入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未能及时回笼,造成资金良性循环受阻,致使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困难,企业面临财务危机,影响了企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无法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此外,在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下,货款没有回笼的销售收入仍需要确认,这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账面利润的增加,无形中虚增了营业利润,并最终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

  2.增加了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指应收账款存在和持续期间与应收账款管理系统运行有关的总费用,主要包括客户资信情况调查费用、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以及逾期催款的费用等。企业应收账款越多,管理成本就越大,无形中为企业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项目,加大了企业财务负担。
  3.应收账款激增危及企业资金链。2011年,某一企业年报暴露出来的应收账款余额高达9361.04亿元,同比暴增30.34%,其中不少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为净利润的10倍以上。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的同时,部分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则是急剧下降,此外,应收账款的增加也让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出现下滑,不少创业板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数,这些公司的应收账款较年初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大量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去年因客户财务困难引发的拖欠货款比例约为50%,而原材料上涨以及融资渠道有限都是客户财务困难的主要原因。不夸张地说,应收账款拖欠正在成为拖垮企业资金链的重要一环。
三、应对措施
1.提高产品竞争力。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加强市场调研,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自身优势,生产适销对路、科学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一改往日在销售中的被动地位,变被动为主动,企业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订单,也就是选择客户,以减少资金在应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