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我国城市供排水行业体制改革的评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传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不能够实现大规模和灵活性的水资源调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最明显的一点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在实现资源为人类服务的同时,水污染、水资源分配不均、水安全、城市内涝等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制约国名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阻碍,因此,寻求一条水资源良性运行的城市供排水建设途径和行业体制发展道路成为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我国城市供排水概况
  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真正能够实现现代化运行的供排水系统其出现时间也不过一个多世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社会生产建设的大跨越,为了满足生产部门和人们的生活需求,我国的城市供排水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无论是在日供水能力、城市供水总量还是在污水处理率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社会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是在取得成果的同时,高速的社会建设带来的水污染以及水资源问题很快凸现出来,用于供排水系统建设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城市供水出现“黄水”、“浊水”等现象、极端自然天气状况下的城市内涝、污水遍布城市周边水域甚至内部水域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集中体现为人民对生产生活用水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与供排水系统建设落后之间的矛盾。从内在原因分析,这也是我国当前城市供排水行业体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突出表现,因此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实现行业良性发展。

二、我国城市供配水出现的问题探析
  客观来讲,我国目前面临的供排水问题相当严重,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水污染状况严重。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供水匮乏突出表现在背部地区,而水污染问题则已成为全国性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没有制定的水污染管理条例,致使先污染后治理发展理念带来的弊病长期存在,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其次,城市供排水创新意识薄弱,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我国的供排水行业管理体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管理僵化,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不足,致使企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困难境地。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运行不够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致使企业和用户双方都有可能产生不和谐的水资源发展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为后续的整治工作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三、城市供排水行业体制改革的实施途径
  (一)统一管理,集中调配
  在世界范围内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都是极富挑战性的大型工程项目,它关系到整个城市生产部门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并且需要调动生产领内的工程、制造、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城市防洪等多个部门,如果出现失误造成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因此在进行行业改革时要从全局入手,对我国目前的水资源情况进行摸排,客观分析我国各个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前提下,建立起以城市供排水为重点的管理调度中心,对典型的单一化供水系统、水污染重灾区、城市内涝严重、水资源匮乏等地区进行集中整治,并加强与国家大型工程如635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衔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
  (二)加强法制化建设
  虽然目前我国供排水行业发展与法制建设的矛盾尚不明显,但是可以预见到在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的环境中以及我国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的国内因素影响下,供配水行业实现长远发展必定要依靠完善的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并且这种法律机制的运行要达成长效的目的,能够切实覆盖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资源领域,进而实现与相关领域的协调发展,保障我国供排水行业具有强劲的法律作为支撑。从企业层面来讲,法制化建设能够规范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加快企业改革,通过融资、股份制形式增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城施工排水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因此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从企业管理入手稳步推进行业整体改革。增强企业在城市供排水中的重要作用,就要稳抓以下三个内容: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益。必须认识到上述三个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协调发展方面要将市场机制的建立同产权制度相联系,构建起明确的产权关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