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保险发展途径的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针对于农业生产灾害的一种损失保险,主要以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两大类为主,作为专门农民的一种保险方式,主要是为了降低农业生产中的市场风险,为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快速的发展及维护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各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并进一步对农业保险体系进行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为农业保险的实施提供法律和政策方面的保障
  1.加快农业保险立法
  农业保险要想快速、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农业保险发展具有特殊性,这就更需要加快推动农业保险立法建设,制定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为农业保险公体系的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有效地保障农民的利益。通过进一步加快农业保险立法体系的建设,以立法的形式来对农民保险目标体系、理赔程序及标准进行规定,并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险补偿机制,从而有效地推动农业保险的健康、稳定发展。
  2.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
  相较于商业保险来讲,当前我国农业保险除了可以免交营业税之外,在政策上并没有其他优势。农业保险的发展在保险公司不断努力之外,还需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国家和各级政策需要将农业保险纳入到公共福利事业范畴,给予政策上的有效支持,给予农业保障产品更多政策上的优惠,并针对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形势来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农业保险产品,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更好地推动农业的快速的发展。
  二、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的载体作用
  商业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业务的重要载体,需要加快对农业保险进地创新,充分地发挥出商业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中的重要载体作用。加快推进农业保险机构职能化,使其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地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金共享,有效地降低农业保险机构的运行成本,加快经营管理方法的创新,进一步扩大资本金规模,确保保费和利润的不断提高,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加大农业保险经营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来提高农业保险的经营水平。针对各地区农业的实际情况来科学对农业保险产品进行设计,提高险种和保险产品的多样化,以满足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各种不同需求。作为商业保险机构,需要在农业保险实施过程中对道德风险进行重视。特别是当前国外一些保险集团已开始进入我国保险市场,这对我国商业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保险公司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另外,由于农业保险经营方式具有特殊性,这也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对人才具有特殊的要求,再加之保险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保险人员具有精算、承保、投资、定损、理赔等专业知识,同时农业保险人员还要对农业技术具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需要加强对农业保险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技能,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从而更好的推动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三、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这也导致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农业和农业保险的发展都存在较大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成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条件还不成熟,这就需要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要走多元化的发展之路,建立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开拓更加广泛的农业保险发展渠道。根据各地的发展状况来选择适合的农业保险渠道。就全国范围来说,积极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农业保险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
  四、发挥农民在农业保险中的基础作用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采取的自愿投保的形式,农民自己决定是否参与农业保险。这就导致在当前自愿投保无补贴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农民不愿意投保。为了能够调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下面两方面措施。
  1.提高农业规模经营程度
  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依靠和信赖程度,因为它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土地逐渐向种植、养殖业能手集中,扩大种养规模,增加规模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从事规模经营的农户收入相对较多,就能拿得出钱来投保;另一方面,规模经营一遇农业风险损失就很大,是否投保关系重大,投保就能帮助消化大的农业风险造成的重大损失。这样,从事规模经营的农户就会肯于、急于投保。
  2.帮助农民认识和接受农业保险
  需要加大对农业保险进行宣传和引导,使广大农民对农业保险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了解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