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古迄今无时不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建筑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难度较大,且具有危险性。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频繁和严重的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本文笔者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预防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各种损失,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的顺利发展,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2现状分析2.1现有管理体制的不足 2.1.1竞争秩序不规范
由于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竞争秩序不太规范,从而导致中标价格普遍偏低,一些管理者为了弥补中标价格的缺口,不得不从各方面来节约,特别是从安全保护这一块来扣除,从而导致了有些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只是应付形式,而没有真正将安全防护落到实处。这种重工程质量、轻施工安全、轻文明施工,重经济效益、轻安全保障,抱着侥幸心理对待建筑施工安全的态度使得建筑施工安全处于被动的局面。从短期角度来看是节约不少的成本,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来看这种做法风险系数太大,因一旦发生不测,后果将不可估量。
2.1.2缺乏激励机制,对违法、违章行为缺乏处罚力度
施工方的侥幸心理,除了与只重眼前利润忽视安全生产带来的隐形及长远利益的主观原因有关外,还与行业管理的政策、措施有关,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没有事故发生的施工企业,政府和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缺乏有力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导致施工方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或受挫,对于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按国家及行业安全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施工,但侥幸没出安全事故的企业缺乏处罚或缺乏有力度的处罚,这在客观上助长了施工方对待安全及管理上的精力、资金和设施投入不足,措施不力,甚至出现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局面。
2.2安全管理的问题 2.2.1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现在施工工地大多数只重生产和效益而忽视安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和成本最小是每个企业自觉行为和目标,企业不会将精力、资金和设备投至貌似没有经济效益的地方。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够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三定”未落实,处罚不到位,大多数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被动、或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铺开落实。
2.2.2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工作难落实
一方面,施工安全资料造假,不按规范标准建档的较为普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和安全检查教育较为简单,且针对性不强,不全,不准,千篇一律,或现场实际与方案不符合,或有违规原则性错误和隐患,且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到位现象较多,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或安全检查凭经验的多,按规范标准的少,检查的多,处罚的少。
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施工行业的特殊性,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一线员工的素质不高,对于安全文明施工自身也较为忽视,经常有“三违”的现象发生,他们对于批评教育也是阳奉阴违,有的甚至是屡教不改,这样给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开展工作带来不少的困难。
2.2.3员工自身的素质问题
从事施工作业的一线工人往往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建设专业知识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他们身处企业的下层,许多工人尚达不到训练有素和职业化。
我们从经济学家马歇尔的需求理论不难看出,人只有拥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后才会考虑到自身的职业安全。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从事建筑业的劳动者大多数都还没有达到这一水平标准,他们大多都在比谁赚的钱多,而不是从全面的角度来看,造成不按章办事,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不遵守劳动规程等等,这些都给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阻力,使得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3改进措施3.1改进现有的管理体制
鉴于我国国情和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不甚健全,要实现安全生产,建设工程的各主体方必须严格遵守《劳动法》、《建筑法》、《安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