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前的全部费用,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和有关税金
本论文主要针对国内建筑工程预结算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具体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与建议,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当前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问题分析 (1) 预结算成本管理的地位严重削弱 一些单位在经营成果的考核兑现中,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成本管理的真实水平,被一时的“大规模、高产值、高效益”的虚假繁荣所迷惑,只看一时效益高低,不问效益来源,只知盈亏多少,不知盈在哪里、亏在何方
不进行成本考核,抛开成本管理抓效益的做法造成一些单位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潜亏严重、发展缓慢
(2) 预结算中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四类
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
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
“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 (3) 管理人员预结算经济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
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
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形成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3 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对策探讨 3.1 严格执行资金使用计划 合理编制和控制资金使用计划,做好建设资金支出的分析、预测与控制
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是建设项目全过程中造价所占比重最大的阶段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在整个建设管理中处于重要而独特的地位,要控制好这阶段的资金支出,首先就必须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通过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总目标值和各阶段目标值,使工程造价的控制有所依据,并为资金的筹集和协调打下基础,从而使控制措施具有针对性;科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可以对未来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和进度控制有所预测,消除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进度失控;且在建设项目的进行过程中,通过资金使用计划的严格执行,可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上升,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3.2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严把设计变更关,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概算投资内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少设计变更,无特殊情况坚决不作设计变更
如必须变更,则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
最好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并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如突破总概算必须经设计审批单位审查同意,以切实防止通过变更设计,任意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从而提高工程造价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土方,屋面防水,边坡支护,孔桩……等等,所有与施工有关的设备、人力,以及客观因素如工程进度、施工技术方案等等,这些只要稍有变更,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使得其造价在预算和结算中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于我们施工造价管理人员而言,就应该深入施工现场督促和指导施工队做好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工程变更、图纸外超高、超深、超宽以及各种特殊施工措施发生的预算外的有价工程量签证资料的填报,汇入工程结算依据资料,配合本单位的财务部门做好工程款的结算工作,使得本企业的资金能快速回笼
3.3严把设备材料价格关 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用量和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
材料费在工程中常占有很大的比例,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因此,材料的消耗量和其价格的高低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
加强设备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
另一方面在合同签订之前,工程师应仔细审核、确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