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是通过对日照大学城三所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人员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对高职专任教师胜任特征要素进行分析提炼,在此基础上编制《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胜任特征问卷》,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形成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胜任力特征模型,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和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以推动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一、胜任力相关理论
  (一)胜任力的内涵
  1973年,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米兰(David.McCleland)教授发表了一篇名为《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的论文,文中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

其后Spencer夫妇进一步研究指出,工作中有些人表现卓越,有些人却成绩平平,成绩卓越者表现出与人不同的个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动机、特质、态度或价值观、认知或行为技能,这些特征可以明确的加以测量,从而将那些平庸者区分开来

  (二)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至少包含以下三种类型的特征要素:一种是区别性胜任特征要素,即表现优秀者和表现合格者员工之间的明显差异特征;二是基本性胜任特征要素,工作中表现为基本合格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三是革新性胜任特征,即可以进一步提高的胜任特征

胜任特征模型为人们选拔、培训、行为评价和反馈,以及后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二、调查分析与模型构建
  (一)胜任力问卷的设计
  首先选取日照大学城三所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列举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特征要素,共发放问卷320份,实际收回250份,回收率78%

最后获得在校学生希望的教师胜任特征包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公正对待学生、风趣幽默、课堂互动等20个项目

其次,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对三所高职院校近三年来年度考核优秀的教师、专业骨干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分两部分进行:首先让访谈对象分别叙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做的最为成功和最为失败的三件事情;第二是让访谈对象谈谈作为优秀教师和专业骨干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通过访谈,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扎实的课堂教学能力是一个高职院校教师基本的胜任特征,在教学方面,课前认真备课、课堂组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至关重要,工作中责任心、敬业精神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上述调查问卷和行为访谈基础上,通过专家小组方式构建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胜任力特征要素体系,将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胜任特征要素归纳为以下33个方面:公正对待学生、亲和力、换位思考、尊重学生、情绪力、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学习发展、责任心、服务观念、成就感、自信心、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积极主动性、人际能力、系统思维、时间管理、职教理念、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企业工作经验、行业动态知识、事业心、课程开发、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在此基础上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量表编制“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胜任力特征要素调查问卷”

  (二)调查研究
  通过向日照大学城三所职业技术院校300名专任老师和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共收集到276份,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建立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应用价值


  1.数据筛选

为便于调查统计,根据专家小组的意见对重要性程度平均得分低于5.4以下的因素不予考虑,这包括以下特征要素:换位思考、情绪力、自信心、成就感、进取精神、时间管理、服务观念、行业动态知识、系统思维、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事业心,对剩余特征要素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来验证专任教师和学生对这些评价有无差别,结果显示专任教师和学生对这写特征要素评分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通过以上数据处理共得到公正对待学生、亲和力、尊重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学习发展、责任心、敬业精神、积极主动性、人际交往、职教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语言表达、课堂组织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企业工作经验、课程开发、科研能力、职业道德21个胜任特征要素


  2.因子分析

上述21个要素体现了专任教师的胜任特征,为了便于实际工作中的运用,采用主成分抽取法进行因子分析

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结果显示:KMO统计量为0.764,巴特利球形检验显示Approx.Chi-Square=609.110,df=276,Sig.=.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适合做因子分析(见表1)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胜任特征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