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部分信息披露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分部信息披露的意义
  分部信息是对综合信息的分解,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性能,对各类使用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披露分部信息不但可以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不同行业分部和不同地区分部的规模大小、利润贡献的资料,使他们对整个企业的前景做出更准确、精确的判断,而且能够满足一些与企业中特定分部有着直接利益关系的人的特殊需要

其次,通过分部信息可以将不同风险和回报的产业与地区分开,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各产业或地区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经营产业或经营地区上有所取舍,促使经营策略更加科学合理

最后,对政府部门来说,如果能够获得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大型集团性公司的分部信息,就可以了解这些公司的发展策略、前景,以及对有关产业、地区,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它们的经营活动能更好地参与有关地区、有关行业的经济发展

  二、分部信息披露的难点
  (一)如何合理确定分部间的转移价格
  转移价格是一种内部价格,它是管理层从总体经营战略出发,在母公司、子公司之间购销产品或提供劳务时执行的价格

由于这种内部价格通常不受外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在外界看来属于一种非正规价格

为了反映分部的经营业绩,其交易必须进行合理结算,管理层须通过操纵分部间的转移价格,调整各分部的利润水平,以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如:可以将分部间的内部销售加以抵消,消除转移价格对分部的影响,使分部数据之和与合并报表数据相一致,这样会使各分部间的收益数据具有不可比性,不同企业的数据也可能具有不可比性

  (二)如何确定分部的净资产
  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所以从逻辑上要求每个分部都应单独披露其所使用的净资产

但分部的净资产数据有时很难获得,一方面,资产计量的复杂性使企业很难有效将某项资产指定给特定分部,使其与分部的经营成果合理联系在一起,即使有形资产可以这样做,许多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如商誉)则可能被忽略;另一方面,负债通常很难进行合理分配,企业为了生产经营而进行的融资往往是综合性的,难以说明哪一项负债是专门为某一特定资产而拆借的

我国应借鉴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办法,仅要求企业揭示分部可辨认资产的信息

  (三)如何在分部间分摊共同费用
  会计中共同费用的分摊方法往往比较武断,虽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判断的差异,但这种分摊很难获取相关的信息

分部获利能力的大小应体现在分部的成果中,它通过各分部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差额反映出来

但在实际中,一些共同费用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在各分部间分摊,都不能认为是合理的,武断的分摊只会给信息使用者带来误导,因此,国际上现行准则在报告分部利润时,大多采用了报告分部经营损益的方式来衡量分部的成果

在我国的年报披露格式中,从1995年规定披露分部的税前利润,到1997年修改为披露分部的营业利润,主要就是考虑到一些共同费用的分摊会给管理当局提供更多的操纵分部利润的机会

这两种指标孰优孰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但至少披露分部的经营损益可能会造成报表使用者的误解,使其误认为是分部的净收益,从而导致高估公司的利润总额

  三、我国分部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比发达国家起步晚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参考了国际会计界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分部报告信息披露的规定比较科学和合理,但由于《企业会计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概括性的会计制度综合规范,与会计准则的形式相比就显得过于粗略,因而造成现行的分部报告信息披露制度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分部信息披露基础的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取代《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之后,我国的分部信息披露制度仍然由《企业会计制度》和“准则第二号”共同构成

《企业会计制度》以行业和地区作为分部的基础,“准则第二号”则只规定按行业披露分布信息,而不披露地区分部信息,从而导致那些行业特征不明显而地区分布差异较大的公司不用披露分布信息,削弱了分布报告的信息量和完整性

我国目前地区分部有“生产地”和“销售地”两种表达方式,不少上市公司的生产地虽然在国内,但销售地在国外,产品销售地所处国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及外汇管制等都直接影响公司的业绩

另外“行业分部”的提法也值得推敲

我国的“行业”是指工业、商业、旅游、施工、房地产、运输等,而实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