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责任缺失案例屡见不鲜: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富士康集团员工频繁跳楼;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大众点评等平台刷出好信誉只要1000元……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将会招致声誉风险,其对企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将可能无法估量
《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指出,2009-2015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连年不断提升(2009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15.2分,处于旁观者阶段
2012年得分为23.1分,整体进入起步者阶段
2013年,指数增长到了26.4分,2014年达到31.9分,2015年继续上升至34.4分
),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势十分严峻,故认识企业社会责任风险并提出控制措施,对于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自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Bowen(1953)给出了社会责任的大概观念;Ruf(2001)从员工、社区、产品、环境等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改善会提高企业的绩效;徐光华等(2007)构建了利益相关者模型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得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提高企业的绩效;尹开国等(2011)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CSR的内涵、原因、方法途径、激励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戴锦、陈亚光(2013)从“责任”的核心概念出发,通过对责任与企业责任概念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IUO分析范式;霍彬等(2014)认为企业履行经济、法律、慈善和员工责任对企业有积极影响
通过文献梳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规范研究以及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性研究上,而对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的研究较少
基于此,本文从这个视角进行研究
二、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的认识
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由风险事件触发,从风险源出发,依附风险载体,向风险节点传导和蔓延
具体来说,企业社会责任风险就是由于企业不履行或者不能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而导致的风险,依附风险载体传导给企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的风险源、传导载体和传导路径,认识企业社会责任风险
1.社会责任风险的风险源
风险源是引发风险事故的源头,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源于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诱发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具体而言,当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情况存在不对称时,一方面,利益相关者只能认可其熟知的平均社会责任绩效,致使实际履行情况好于市场平均值的那部分企业并没有因为高投入而获得较高回馈,导致所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观能动性都降低,这就是逆向选择;另一方面,在自身利益最大化和利己主义动机的驱使之下,倾向于采用机会主义的行为方式,这就是道德风险
2.社会责任风险传导载体
风险载体将风险源传导给相关对象,本文从资金和传媒载体两个角度阐述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当社会责任风险发生时,会通过资金链传导,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现代网络媒体发达,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社会责任风险会通过传媒传导,一条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负面新闻将可能导致公司陷入经营困境
3.社会责任风险传导路径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着许多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政府、社区、社会公众、供应商、消费者、环境、员工等
对任何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的缺失,都可能成为社会责任风险传导路径
由于企业对股东、债权人、政府、社区、社会公众、供应商的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较为完善,故本文从消费者、员工和环境三个角度,结合信号传导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阐述社会责任风险的传导路径
企业 消费者
根据信号传导理论,企业可以通过向消费者传递积极和正面的信号(如购买优质的原材料、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企业声誉,由于消费者可以通过“货币投票”来选择是否购买企业生产的产品,企业履行这条链上的社会责任,会增强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青睐,提高企业绩效,降低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为了短期利益,采购劣质甚至是有毒的材料,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不仅会影响客户忠诚度和企业的声誉,而且还会破坏社会的道德建设,最终害人又害己
企业 员工
根据社会契约理论,企业和员工之间存在着显性的契约关系,这个契约关系规范了双方的义务以及相互之间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范围
如果企业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员工感知到这种社会责任后,会加大工作投入,强化两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