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实行


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在延续着,但是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问题一直被提及

一、我国事业单位中养老保险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的过程中,在事业单位中仍在沿用的养老保险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到了现在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趋势,同时也不再与城乡的养老保障体系相适应,所以在事业单位中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必要和紧迫的

(一)筹资的结构非常单一,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存在一定的困难
  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制度和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发放与管理不同,它采用的是单位发放和单位管理,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是由原单位进行管理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单位保险

这种保险的社会化程度很低,相应的筹资结构也非常单一,员工缺乏一定的保障意识,在这种保险形式上不能体现出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结合,也不能体现出贡献与待遇和社会保障之间的联系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是超前的,这对于我国来说,财政上将会不堪重负

所以我国的事业单位中需要进一步建立一套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使因大龄人口增多带来的众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得到减少和避免

(二)事业单位中的养老保险制度不能促进人才的流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能得到建立
  现阶段企业劳动者都建立了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但是始终有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起个人养老保险账户,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力在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的正常流动无法实现,养老关系得不到顺利的转续

在养老保险改革的实践中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在改革完成以后,养老保险关系将会转变成制度内的转续,从此不再存在制度性差异

(三)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待遇与企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
  事业单位中的人员和企业中的职工在改革开放初期退休金的水平大致相当,但是自从企业社会保险制度得到统一以后,养老金的替代率和缴费率都开始趋于合理,在充分考虑物价上涨和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的同时,企业中的养老金结构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主要来自于财政,与企业职工相比要高出很多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在养老金方面存在的差距还在持续的拉大过程中,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与企业职工相比还是高出不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职工在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在事业单位中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
养老保险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改革意义非常重大,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现阶段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始终处于改革的初级阶段,在改革过程中存在很多客观性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法
  在社会保险制度安排中,立法是一项最基本的原则,事业单位中因为法律的欠缺改革很难得到顺利进行

面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必须依靠一定的政策和文件推动改革的进行,这样才可以不断的走向定向性的发展

因为立法的欠缺,也就是说这种制度还没有得到相关的法律认可,人们对于这种制度的准确性就无从把握

所以要想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首先要完善立法

(二)使统筹的层次得到全面的提高
  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是分级进行统筹的,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非常弱,所以事业单位应该对资金进行统一的调配,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制度,真正体现养老保险积极的共济性和互济性,使社会保障的能量得到真正的发挥,进而确保社会的稳定

(三)建立待遇和缴费相挂钩的激励机制
  养老保险的缴纳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尽的义务,对于养老金的享受也是每个缴纳了一定养老保险金的公民能够享受的权利,这种义务与权利的统一是养老保险的基本要求

现阶段事业单位中缴费与待遇的享受之间得不到紧密的联系,只有通过对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借鉴,对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充分的探索,才可以使事业单位中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趋于成熟

(四)实行统一的缴费比例、缴费基数和统筹范围比例
  社会和谐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

对于事业单位中养老保险进行统筹的范围国家应该进行充分的明确,在事业单位中推行全员统筹

关于岗位工资、各类津补贴、绩效工资作为缴费的基数,在事业单位中推行“单基数”缴费

(五)筹资渠道应该得到扩大和充实
  为了使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养老金能够得到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基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