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特征凸显的重要时期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迅猛发展,政治表现出多元化态势,极大地冲击了当前人们的心理状态

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品质决定着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因此,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在心理状态中,疏离感是一种情绪体验,它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心理和行为上与社会公认规范的偏差

它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结构,通常由由冷漠感、无价值感、无沟通感、孤独感和拘束感五个因素构成,各因素内涵具体、独立且又依存于疏离感整体

关于疏离感的研究不仅可以在青少年时期开展,也可以贯穿到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当中

但是青少年时期作为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疏离感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和对社会的理解和融入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系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乡镇农村,父母忙于工作或外出打工等,疏于对青少年的教育和陪伴,家庭中的祖辈充当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的照料者和教育的管理者,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小的冲击

在当前义务制教育内容相对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教育差距,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就凸现出来

所以,对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状况的研究逐渐增多

疏离感现状的调查对于了解当前农村青少年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状况,有着积极意义

  在对疏离感的研究文献综述查阅中发现,对于青少年疏离感的研究在国外比较深入,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成分,对儿童和青年的心理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由于婚变引起的父母疏离感研究最为广泛

在国内研究中,研究对象集中在成人、学校疏离感研究上,研究内容大多涉及到疏离感人口学基本变量的描述,家庭功能、网瘾等和疏离感的相关研究,以及疏离感研究在国内的相关综述

  纵观我国国情可以发现,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通过理论研究对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对社会融合现状加以佐证和警示,能够唤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重视,并通过家庭温暖、信任、关心、爱护等情感付出,来降低子女的个体疏离感;通过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以降低青少年疏离感,帮助青少年进行人格成长和心理塑造

同时对当前农村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疏离感现状的调查研究,也为三方开展教育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在河北省某市周边五个县区村镇中,随机选取100名青少年作为被试,其中留守青少年50人,非留守青少年50人

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85份其中留守青少年问卷41份,非留守青少年问卷44份平均年龄13.44±0.87岁

  (二)青少年疏离感的测量
  釆用杨东、张进辅等人编制的青少年疏离感问卷,青少年采取个体单独施测

问卷釆用匿名方式填写,以保证被试作答的正确性和准确率

问卷共52个题目,包含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3个方面,包括无意义感、自我疏离感等9个维度

在数据统计和分析上,使用SPSS 19.0对初测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农村留守青少年与非留守青少年疏离感状况分析
  1.青少年疏离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研究首先对青少年的疏离感各维度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见表1)

问卷中疏离感各维度的平均分最高为7分,最低为1分,中点分为4分

得分越高,表示疏离感体验越强

结果发现,被试的各维度中平均分都在中点分4分以下,其中自然疏离感和亲人疏离感最低

  表1 被试在疏离感各维度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因素总疏离感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社会孤立感不可控制感压迫拘束感生活环境疏离感亲人疏离感自然疏离感孤独疏离感自我疏离感无意义感
  总体M3.413.583.203.423.113.803.553.783.083.063.403.223.74
  SD0.890.831.051.231.241.011.051.471.141.271.191.141.04
  由表1可以看出,被试青少年在一阶因素的三个因素中人际疏离感最低,为3.20分,其次是环境疏离感3.42分,最后是社会疏离感3.58分

在二阶的九个维度中,不可控制感最高,为3.80分,自然疏离感和亲人疏离感最低,分别为3.06和3.08

这表明青少年总体的疏离感体验并不强,特别是对亲人疏离感和自然疏离感的体验非常弱,说明在青少年的发展中,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和认可都在可以接受的正常水平


  2.青少年疏离感发展的个体差异分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疏离感调查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