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 Uber 全球和 Uber 中国融资的消息真真假假,让各路媒体、投资圈传来传去,其中哪些是假戏,哪些是真相,且看本文一一道来


融资困难,借平安骗散户 先是有媒体拿到了一份 Uber 全球向中国散户投资人兜售 F 轮融资的文件,文件中称 Uber 全球计划在一年内上市,按照协议的约定将本次认购的优先股转换成投资标的 Class A 的普通股股份,锁定期结束之后,在美股二级市场减持出售


同时,文件中称,国内外多家知名机构参与本次 F 轮融资,包括美国 JPMoorgan 、高瓴资本、欧洲 Bertelsmann 、 中国投资公司,以及中国平安


(见下图) 有意思的是,在十几天以前,滴滴快的宣布完成 20 亿美刀的融资,其中也宣布了中国平安参与投资


还有,之前媒体报道过,高瓴资本参与了滴滴快的此轮融资,但蹊跷的是滴滴此次并未披露高瓴资本为投资方


不管怎么说,中国平安神马的可真是两者通吃,谁都投资一点啊

而且这么牛的公司,按道理应该别人抢着投才对,怎么能和不入流的小公司一样搞众筹呢?搞众筹也行,怎么能才区区 100 万的门槛呢? 没成想的是,事情很快有了反转


平安对外表态否认了这一说法,称该传闻纯属谣传,和事实不符

这里补充下,根据 得到的资料显示,去年 12 月份, Uber 共计融资 18 亿美元,百度战略投资 6 亿美元,依照 412 亿的估值,百度共持有 Uber 全球 1.45% 的股份


不过听说,百度持有 Uber 中国约 10% 的股份,并将会继续追加投资


Uber 有可能和百度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以解决牌照和本土化问题


重点在于, Uber 全球,曾经多么炙手可热的公司,怎么会把融资兜售到散户手里?这是得有多么急迫地需要大笔融资啊?为了获得中国小散的信任,竟然搬出来中投和平安


我们先把 Uber 全球放一边,再来看一份 Uber 中国通过中介的销售文件,这家位于深圳的中介机构,正在向中国国内散户投资人兜售 Uber 中国,金额为 1 亿美元,项目销售截至到 7 月 31 日


其中写到: “ 融资份额 1 亿美元,机构管理费用 5% ,收益分成 15% ,退出方式为香港或者上海挂牌上市 ”


咦,堂堂的 Uber 中国怎么也在搞众筹,吸引小散呢? 融资遇到麻烦 按理说,一家炙手可热的牛逼移动互联网公司,又正在台风口上,融资还不是“so easy” ,那些投资机构挤破脑袋也得钻进去占个坑啊,就像前几天滴滴的超额融资一样,本来想融 15 亿美金,可是太抢手,无奈增加到 20 亿美金


那么, Uber 怎么就沦落到需要中介们像是都收理财产品一样的出去扫街了呢?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但是,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此前关于 Uber 中国融资不顺利的传言


媒体报道,一位和 Uber 中国接触过的投资人听闻这一消息表示震惊,其表示这意味着 Uber 中国的融资遇到了大问题


而几个圈子里的朋友也认为,很少有企业,尤其是受追捧的企业采取此类方式来 “ 曲线 ” 融资, “ 你见过阿里巴巴、百度这么做么?难道你觉得小米会把股份众筹么? ” 此种方式一般只有在市场不好,或者融资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才会被迫采用


据介绍,这种向国内人群销售股权类产品的方式,实际就是以客户为有限合伙人( LP ),中介机构以及背后的金融机构为普通合伙人( GP ),和几年前创业板 Pre-IPO 投机浪潮中一些国内的 PE 机构火线入股的做法如出一辙


在这样的模式中,中介机构和背后的金融机构包装了诱人的概念和条款,激发了对行业和风险认知不足的零售客户的认购热情,然后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而且零售客户投资后并不直接持有 Uber 中国股份,而是背后金融机构身份代持,权益完全无法得到保障,等等,这些风险也往往是零售客户不得而知的


比如就拿 Uber 全球的这份文件说,如果小散们冲着平安去买了这个产品,最后亏损了,难道去找平安么? 走投无路,融资条件大机构与小散区别对待 有投资圈的朋友透露说, Uber 中国启动融资快一个月了,但是进展一直不顺利,很多大的机构聊过后都没投,至于原因,主要就是很多投资人觉得 70 亿的估值相对很贵,而且对其疯狂补贴烧钱的事情比较担心,担心最后钱烧完了没结果


投行朋友说,为了能够尽快拉拢到大机构投资者, Uber 想出了一个新招,那就是对待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中国投资人,给出的条款不一样


据称,对于大的投资人, Uber 给出了 12% 年回报率的保底条件,这几乎意味着,对大机构来说这是稳赚不赔的好事情, “ 赚钱归你,亏损我来 ” ,如果最后 Uber 亏损了, Uber 全球要给投资 Uber China 的机构投资人买单,按年补足其 12% 的回报


当然,这种保底条件只针对大机构,而小的投资人就没有这样的条件


至于向国内散户兜售的产品,那更是没有条件可谈

给大机构开出前所未有的融资条件,主要是由于 Uber 中国最近两个月的业绩下滑明显,为了掩盖这一事实, Uber 非常急迫地需要让投资人基于 5 月份的运营数据马上承诺,然后希望借大机构的名字,进一步撬动小机构和散户加入投资阵营,从而最终完成融资


那么, Uber 为何采取这种方式融资呢? 无奈:边亏损边高估值,无法平衡 Uber 预计 2015 年在中国的总 GMV 约为 10 亿美金,这一数字仅为滴滴快的今年 120 亿 GMV 的不到 1/10


在 GMV 这一重要业务指标明显少于竞争对手的前提下, Uber 中国给自身的估值似乎太高了点,或者说 “ 性价比很低 ” ,投资者自然兴趣不大


而业务数据显示, Uber 最近两个月订单量不增反减, 7 月上半月的数据和 5 月上半月相比完全没有增长


这主要是因为为了打击国内极其疯狂的刷单, Uber 被迫调整了派单机制以及降低了补贴,这一下刷单的司机少了,消费者也难打到车了


如果 Uber china 再不能完成融资,就要向投资人公布 6-7 月份的运营数据,而这么差的运营数据公布出来后,投资人肯定更不敢投了


关于刷单问题,我多说几句,此前有媒体爆料称, Uber 在华每日订单中有 30%-40% 是刷单,每天 Uber 在中国光被刷走的金额都超过数千万元


我所知道的情况是,成都、杭州、广州(对, uber 中国业绩好的城市)刷单比例可能都超过 50% ,每个月 Uber 中国被刷走的钱以 10 亿计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 “ 与电商刷单创造虚假繁荣一样, Uber 被大量刷单某种程度上使其在中国的经营数字更好看,有助于提高融资时的估值;但另一方面则是, Uber 为此付出了高昂的真金白银


” 迈博瑞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MarkNatkin 表示:尽管使用 Uber 这样的国际品牌意味着会收获优良的品质和服务,但中国人还是倾向于使用本土品牌


Uber 既要用丰厚的奖励吸引司机,又要严格治理造假行为,为了追赶中国市场领军者滴滴快的, Uber 必须平衡这两种做法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有很多 Uber 的司机反映,原先因为刷单被 Uber 冻结的帐号又被批量解封了,现在他们又可以愉快的刷单了


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3年烧钱200亿,盈利无望,找中国投资人当炮灰? 下面这组数据,能够说明 Uber 到底缺钱到了什么程度,也好理解为什么这么急眉火眼地大笔融资了


投资圈子消息显示, 根据 Uber 给部分投资人的资料, Uber 内部预测: 2015 - 2017 年在中国要烧 30 亿美金, 2015 年亏损 11 个亿, 2016 年和 2017 年,每年亏损 9 亿左右, 2018 年盈利只有 1 亿美金


(见下图) 这样的业绩,根本就不满足任何上市后投资者退出的要求


投资人普遍认为,这一亏损金额前所未有,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快最多亏损企业了,在财富杂志中国企业500 强 “ 亏损榜 ” 中,排名第一的中国铝业也不过才亏损 162.17 亿元而已,即便是京东在上市前的 5 年的累计亏损也不过才 35 亿人民币(但至少它的 GMV 相对天猫还是能看的,而且也是比较实在的)


Uber 说要在中国投资 10 亿美金,但是按照他现在烧钱补贴亏损的速度(每天 100 万单算,每单补贴 50-60 元,每月保守估计就要补贴 15 亿人民币),这 10 亿美金连半年都不够烧的


那么然后呢?难道 Uber 继续拿钱来弥补这个史上最大亏损企业的无底洞么? 这里多说一句,笔者在和别人讨论 Uber 中国狂补贴的时候,有的人认为补贴到最后,如果停掉补贴, Uber 能留下来消费者,那么这种阶段性重度补贴也没啥


但笔者认为,这说的是这家公司属于市场第一而且竞争有其他门槛存在的情况,但在国内而言,如果 Uber 中国停掉补贴,绝大部分司机和用户都会跑到滴滴或者神州那里去的,而且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 Uber 中国陷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怪圈,补贴,亏损刷单流血殆尽,不补贴,一下子就没人用了


还有一个重要信息是, Uber 中国在一份中介机构向国内散户投资人推荐的文件中写明 Uber 中国能先于 Uber 全球上市


Uber中国上市构想存在诸多难点 这里交代下, Uber 为何极端重视中国市场?那是因为,中国城市的日搭乘数字实在太惊人


以进入一个城市9个月的时间为限, Uber 在成都和杭州的日搭乘数分别为纽约的479倍和422倍


OMG! 但 Uber 中国上市事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飞表示, Uber 关于在中国内地或香港上市构想具有很大的创意,但在目前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法律框架下几无可能


原因有三: 从上市条件上看,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主板市场均有持续盈利的要求, Uber 中国无法满足持续盈利的要求


Uber 中国其实际控制人将面临身份不明的问题、其管理层独立性问题、其法人治理独立问题,均可能存在严重障碍


这在中国上市条件中可能构成实质性障碍

关于使用 VIE 架构问题,尽管中国有可能逐步开放 VIE 结构,为互联网公司放开上市的先例,但这种完全由国外公司、国外资本主导的公司并不在中国希望鼓励的互联网公司之列


从实践上来看,这种国外公司在中国建立子公司、分公司的方式,从未有过在中国地区上市的先例


就算是真到了上市那一天,大机构有保底,可以让 Uber 全球给回报,而小机构和散户呢,恐怕就可能要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最后插播个小新闻:近日,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对于网络 “ 专车 ” 非法客运展开专项整治,抓获十多辆非法 Uber “ 专车 ”


这些司机将被依法处以罚款、暂扣驾照、记入信用平台以及通报单位等处罚


同时, “ 专车 ” 平台也将被处罚

文/王长胜 ID: wangchangsheng 110 《中国企业家》、《彭博商业周刊》前科技主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米龙谷立场


如果版权人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猛料:冒死披露Uber财务资料,融资内幕曝光!pdf,mobi,kindle,高清免费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