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州市鹿城区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突出中心城区示范引领,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但受国内外复杂严峻环境的影响,县域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积累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迫切需要紧紧围绕“创首善之区、建幸福鹿城”总目标,深入实施“三四五”总战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结构,加快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升级版
一、鹿城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2013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8.0亿元,是2008年的1.5倍,实现年均增长6.5%;财政总收入40.3亿元,是2008年的1.3倍,实现年均增长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3.15亿元,是2008年的2倍,年均增长14.9%;实现进出口总额38.86亿美元,是2008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8%
(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0.3:31.7:68.0调整为2013年的0.2:28.3:71.4
2013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69.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4.6%
(三)突出中心城区示范引领
2013年,鹿城区荣获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等 6 张国家级“金名片”,创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 11 个省级先进(示范) 区
继2012年首次进入“中国市辖区50 强” 后,2013年跻身中国(浙江)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 区)
2013年新增省级产业集聚区1个、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4个,小微企业园落地9个、开工4个,工业供地完成率全市第一,技改投资、工业投资增速分列全省同类43个县(市、区)第六位和第一位
(四)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2013年,全区财政用于民生支出 22.3 亿元,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 60.8 亿元,教育、文化、卫生、计生、体育等形成 15 分钟公共服务圈
社会保障提质扩面,新增城镇就业 3.4 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2.4 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市域就医实现“一卡通”
(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013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2569元和19391元,分别是2008年的1.59和1.72倍,年均分别增长9.8%和11.4%
二、鹿城县域经济发展差距
(一)综合实力居前,发展速度滞后
2013年,鹿城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位列温州市十一个县(市、区)的第1位、第4位、第1位和第1位
2008年鹿城实现在地统计后,2008-2013年鹿城GDP平均增速6.5%,列温州市十一个县(市、区)的第11位
2013年,鹿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0%,进外贸出口总额增速-5.6%,均列温州市十一个县(市、区)的第11位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
鹿城
龙湾
瓯海
乐清
瑞安
文成
苍南
永嘉
平阳
泰顺
洞头
地区生产总值
总量
718
482.1
378.3
657.9
635.9
58.6
364.6
291.9
298.5
58.9
60.3
位次
1
4
5
2
3
11
6
8
7
10
9
财政总收入
总量
40.3
37.6
42.1
102.4
78.6
7.4
37
38.6
33
7.1
8
位次
4
6
3
1
2
10
7
5
8
11
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总量
679.8
293.7
150.9
235.9
261
28.2
214.4
102.7
125.2
27.6
17.1
位次
1
2
6
4
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