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碳经济与低碳消费
近些年来,“低碳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中的热点词汇,频繁出现于各种国际会议、首脑发言及相关文件中
与低碳发展相联系,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名词、概念及政策
我国也逐步提高了对低碳发展的认识程度,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出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对全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提出了低碳的要求
“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就成为了整个社会低碳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低碳消费也叫做适度消费,是对人类生活消费行为的一种自我约束
低碳消费模式提倡在生活消费中以满足基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为前提,以兼顾低碳消费为根本,摒弃过度消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在经济学领域最早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
西蒙认为,理性是指导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但人类的行为更多地是带有“有限理性”的特征
人在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只能有限的做到这一点,情绪化行为、冲动行为、从众行为等非理性行为是普遍存在的
这也说明了当前在消费领域存在的“过度消费”、“炫耀消费”、“一次性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
这些不良消费行为,也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体现
树立大学生的低碳消费意识就是在大学生的消费生活中,倡导低碳消费理念、环保意识,在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二、大学生低碳消费现状
⒈大学生对低碳消费的认识情况
当前大学生对低碳消费的概念比较熟悉,对低碳消费的了解以及关注较多,对于支持和倡导低碳消费生活模式比较积极,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在生活中主动使用低碳环保的产品
虽然同学们在生活中对于低碳消费的认识程度比较高,但从实践方面来看,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⒉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分析
大学生虽然有了较强的低碳消费意识,但是在消费行为中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
比如在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
对于“绿色出行”等环保概念,大多数大学生都非常支持,但到了自己出行的时候,有些人会觉得累等原因而选择不环保的方式
这些消费行为和习惯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及浪费
三、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原因
首先,大学生对低碳消费的认识程度不高,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低碳消费宣传不充分
虽然大学生对低碳消费有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也只是知道其大概内容,对其真正的含义和意义还不是完全的了解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的利用身边的资源,多多了解国家发展方向,丰富自身知识,才能使这个社会的大家庭更加美好的发展
作为高等院校,不仅仅在课堂中教授学生知识,更应使学生开阔眼界,关注社会,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培养学生的低碳消费意识
可以将低碳消费意识融入相关课程,如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将大学生低碳意识培养与“中国梦”等内容结合,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导
在学校范围内可以召开一系列的环境保护讲座、视频宣传、环保方面的比赛等等
其次,低碳消费市场不完善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同学没有选择低碳产品,是因为低碳产品品种少,价格相对较高,没有形成成熟的低碳产品市场
因而,低碳消费单靠大学生群体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企业、政府等相关单位的共同协作,低碳市场的完善还有待法律政策的支持
四、在大学生群体中实现低碳消费的途径
低碳消费模式体现出了个人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认识到实现低碳消费的必要性,并且要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努力践行低碳消费,对社会承担应有的负责
⒈提高低碳消费意识,树立低碳消费理念
一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应主动学习低碳方面的知识,关注国内国际上的低碳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在生活中践行低碳消费行为
在提高个人低碳意识的同时,积极倡导身边的同学、亲友形成低碳消费意识
在学校可以成立以推进低碳消费为目的大学生社团,成立践行低碳行为的志愿者协会,使广大学生接受和了解低碳知识和低碳消费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从多方面普及师生的低碳及低碳消费的知识
学校可以根据大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的新特点、新趋向,将低碳消费教育纳入本校育人体系
可以开设有关低碳消费教育的选修课,如《低碳消费经济学》、《低碳消费伦理学》等
可以通过如综合素质大课堂等形式,举办系列讲座,增进学生们对低碳知识及低碳消费的了解,组织开展“提倡低碳、反对浪费”的主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