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谷雨文学家园 关注我哟 ☀ 【凌南文学】传颂诗友诗词美文,打造最纯粹的诗词美文平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
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古今传统文化传播
欢迎并感谢您的关注!如果您有好的诗词、散文、小说等原创作品,欢迎投稿:lnwx2016@163.com 点击中国好诗词 清 格 雅 律 《七律 • 春节》下平七阳 作者:林芳兵 东升旭日山河秀,窗剪梅枝报岁祥
七彩烟花穹顶灿,三鲜煮饺釜中香 财源广进人康健,福运恒延国富强 守夜围屏喧殿聚,劲歌炫舞任欣狂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gzODA0Ng==&mid=401602118&idx=1&sn=885f12b3e435fc8f5e3e844412dc8f7b&scene=23&srcid=0818cyrAWkjrgVizBt4s8nTQ#rd 影星林芳兵视频拜年 携同136名诗人春节放歌! 12A.七律 . 依韵和芳兵老师《春节》 作者:良子(陈德军) 五羊辞岁天庭去,俯首猴王送吉祥
乡野琴歌圆旧梦,桃源竹韵瑞馨香 山青水秀民心愿,人寿年丰国富强 祝酒声声扬四海,芳兵染墨赋诗狂 《鹧鸪天鹰》 关俊杰 大漠神鹰堪可夸,夜袭狡兔隐黄沙 滿山红叶唳声远,飞越千重万树花 任快意,羚山茶振翅九天永无涯 佛陀遗下鲲鹏种,白云深处亦我家 七绝. 秋伤 作者:剑扣 烟雨秋风岁月长,人情冷暖世炎凉 池中清晓残荷碧,月下闲亭郁柳伤
2016、8、18、作 张梦雪气手枪首金 文|春雨润苏 脆响声声震靶场,手枪十米气飞扬
三征三捷中华梦,小将头金世界强 浪淘沙 奥运 文/春雨润苏 奥运礼花天, 散满人间 健儿里约又冲巅 华夏英豪冲里约, 力掷长鞭 梦雪首枪喧, 跳水收官, 乒乓竞走各争先 流丽纷呈旗漫卷, 捷报频传
忆王孙.车窗外 文/深沉(达人之家老三) 萋萋芳草野花香, 万亩粮田着盛装
锦绣山河处处祥 好风光, 心旷神怡诗俩行 2015年6月27日 去天津火车上,看窗外有感 《望双雁南飞》 文/天涯游子 阳月双行雁,应时东南飞 遥途殊未已,复归又几回? 柳静潮未落,江灯渔火频 望尽风烟处,聊寄一枝春
2016~8~18 古 风 新 韵 秋日喜悦 文/廉金斗 秋高气爽天云淡, 望穿秋水落叶中; 层林尽染金秋地, 悠闲怡情踏歌行
硕果累累滿枝头, 五谷香溢浸肺胸; 农民躬耕撷秋实, 丰收喜悦引诗情
焦桐凤尾,弦列更张,律谱暗藏 拨宫位,调商曲,弄角音, 指按徽弦,灵羽飞扬 问君知否,余声绕梁 铺展画坪,楚河汉界,列阵两旁 车无轮,马无足,炮无声, 单兵沉底,挑象杀士 喝令将军,您得提防 豪宣平展,狼毫轻提,翰墨慢研 九成宫,兰亭序,草圣传, 金钩铁划,纸走飞烟 刹时云收,龙蛇缠绕 三高韵就,五色排开,景自心生 布山峦,勾铁干,绘飞水, 廊桥轻架,急流归舟 观者轻叹,此纸万钱 子冕(李泽浩)杂咏 心系新楼关云梦,流亭剪影落九重 顿化珠帘人间来,凝结露点染黄风 满云鹏先生诗三首 (蝉语) 飘飘池塘影, 微微疏桐风 婵鸣只数语, 不晓有人听 (蝉心) 悠悠世外僧, 听蝉不咏经 问蝉可有心, 嘘指怕蝉惊 (蝉静) 竹语对蝉声, 不觉西风冷 蝉鸣人不语, 人语蝉自鸣
作者简介 作者:满云鹏,年龄39岁,笔名:清风,网名:蓬蒿人,生于美丽冰城哈尔滨,松花江畔绿柳新
爱好:写作,美食性格开朗阳光在多家诗词网站发表作品百余首
歌 词 新 诗 无 题 文/牧羊人 千般烦,万般虑; 心中忧愁谁人知
辛酸苦,泪浸眼; 万般无奈千秋愁
晨曦,在秋色里生熠 文/雪峰清雅 踩着熟悉的水泥路 感受车来车往的呼啸声 温暖的曙光 漫过高楼大厦 漫长了高高低低的风铃 微风中 你微笑着,只用一缕柔光 洁白的云就被改变 秋的精灵 行走在绿意盎然的江南 你是初秋里的女神 你脚下的生灵享受越来越深的季节 花,扯起朝思夜盼的梦 直抵朝露之乡 谁,牵落了思念的弦 化作飞扬落入尘埃 走在上班的路上 温柔的风 拂着凡尘里的花花草草 一片轻薄的晨雾 在蓝天的情怀里消失殆尽 初升的阳 慢慢地走近我 温暖我远方的姑娘 啸龙: 金秋收获季 花开又一支 五湖四海缘 人生写得意 热烈祝贺战友岭南文学开刊 我们的爱情 文/雪峰清雅 缠绵的情愫 一朵盈盈的素心花 开在彼此的心尖上 天空布满的云朵 哪一朵是你,哪一朵是我的远方 下雨的时候 只想为你撑起一把伞 守候着彼此之间的那份牵念 我爱阳光 爱听你说话唱歌 此时,我已不再是我 是你,给了我太多依恋 我想说,我很幸福 也很快乐 我在春天里放飞心中的爱 与你昼夜长谈 月光下有你迷人的身影 我弹着凤求凰 你的眼盈满了春光 我心,在你的眼眸里彻底融化 作者简介 《坐在篮天上写诗》 文/刘文洲 梦! 跟大鹏鸟一起飞行 我坐在蓝天上写诗 诗歌与梦生出翅膀 在尉蓝的天空上翱翔 与白云畅想 人与大地拉开距离 山川如此缩小 成了大地上的土丘 人却成了土丘上 趴行地蚂蚁. 城市如一盘棋 车辆是行走的棋子. 在各自的方格上 穿梭 观眼下的黄河 象一条长鞭 抽在黄土高原大地上 留下了伤痕累累 的鞭痕 我观长江 如同一只长蛇 盘踞在东方雄鸡 腰间的一条玉带紧锁 我观长城 象一条巨龙 在华夏山川上奔腾 在云端上起舞 我观滄海 脚下一个足浴盆 浪涛沸腾 那是水的热度 行舟成了中药颗粒 在盆中往返复行 一只凌云展翅的鲲鹏 我在鹏的腹中运行 远离北方 飞往梦想昆明 2o16、8、8白狼山人 情 感 随 笔 人生百态之《布老虎》 作者/易风扬 此篇为梦中偶得整理而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 “不!这可让我们一家怎么活”
一声凄厉的呼喊声打破小山村寂静的夜晚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鲁中山区一个叫岭南的小山村,村子北面有一个很大的岭,村子便由此而得名
哭喊的人是长春嫂,就在那个夜晚,长春哥加班的时不小心出了事故,从而导致了下肢瘫痪
使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病情稳定后的长春哥,在拿到一笔不多的赔偿款后,出院回家了
这一家上有老下有小,可怎么活?长春哥的母亲70多了,大女儿小雪8岁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
还有一个3岁的儿子如今长春哥又不能劳动了,真是让这个家的天都塌了 小雪一直是老人的照顾,她从小就心灵手巧小小的年纪,就会跟着奶奶做布老虎,虎头帽,做的都像模像样
虽然说不能去上学,可她哀求邻居家小姐姐教她识字念书,而且学的也特别的快
上帝为她关上了一扇门却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她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但却有一双灵巧的双手 在长春哥出事的那一年,老人家伤心过度,不久就撒手人寰带着伤心和牵挂,无奈的走了
临走时还行紧的攥着小雪的手说:“雪,以后想奶奶了,就让布老虎告诉奶奶
奶奶在那边也会听到的
” 此后的小雪更加的少言寡语,每天都看着她和奶奶缝制的布老虎发呆
有时一坐就是一天,不吃不喝 有一天小雪做了个梦,在梦中梦到了奶奶
梦中的奶奶依然是那样的慈祥,她笑着对小雪说:“雪,你这样可不行,你跟奶奶不是有个约定吗?要坚强的活下去,把家里的事通过布老虎告诉奶奶,怎么都忘了
”小雪在梦里,抚摸着奶奶的脸,伤心的哭了放心吧奶奶,我以后把家里的事情,写到纸上缝到老虎的肚子里,让它告诉你 从此以后,小雪更加勤奋的学习,一天缝制一个布老虎把每天发生的事,都写在纸上放在布老虎的肚子里
待续 抗美援朝20军60师文工团的女兵们 文/胡华军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65年前,我抗美援朝志原军一群优秀儿女,为了祖国和人民边 彊 安全,远离家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谱写了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光辉典范,打败了以美国为首联合国军
这首曾激励志愿军将士英勇杀敌、唱响半个世纪的英雄战歌,到今天仍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在硝烟弥漫抗美援朝战场上,活跃着一支跟随主力部队的文工团,他就是20军60师文工团,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队伍
文工团总共只有22个人,8名男战士14名女战士,团长黄明是延安鲁艺学校毕业的学生,是一位老资格的革命军人,指导员吴琴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女干部,14名女战士中只有一名是出身于工农家庭,其余全是来自书香门弟的富家小姐,她们就读在学校,接受了革命思想,毅然参军投奔到血与火的战场
这批文工团团员都很年轻,平均年龄不到20岁面带稚气,他们不知道将面临的是怎样的残酷与考验,在冰天雪地、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他们同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们一道并肩战斗,在战壕里、在坑道中、在行军的路上,经常可以看见一边是敌人的炮弹在周围爆炸,一边是梳着辫子的女兵就在路边,啪啪地打着快板给战士们鼓劲,给战士们送去故土的亲情,成为前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他们在远离祖国的朝鲜,展示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挥洒着自己的热情与鲜血
母亲所在文工团随主力部队参加了第二次战役,这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重要战役,在朝鲜超过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文工团战士行军中要躲避美军敌机扫射,还要与恶厉的自然环境做斗争,文工团在战场上不仅仅要展示才艺,还要随时听从师前线指挥部的命令,参加战地抢救、冲破封锁线护理伤员、加固工事、运送粮食文工团成为师部拉的动的机动部队
第二次战役后20军60师已好几天没有吃上饭了,都是土豆加雪充饥,前线的公路冰结得很厚也很滑,供应粮食的汽车根本就开不上不去,为解决部队吃饭问题,前线指挥部在几里路外设了个供应点,部队要从供应点去把背米回来,主力部队都在一线作战,于是文工团女孩子就成了背粮食的主力军,女兵们肩上背着米袋,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还常常要遭到敌军的袭击,炮弹不断在头顶上空或身旁爆炸,天上时不时美国佬的飞机会放下炸弹,这对花季中的文工团女兵从心理上到体力上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经过战火中洗礼的文工团女兵们,很快积累了战争经验,有了躲避炮火袭击的方法,凡听到打过来的炮弹发出呼啸的声音时,说明炮弹离得较远,可以不理它该干么干么,如听到炮弹发出哧哧的声音,说明弹着点已经离这儿不远了,必须立即卧倒隐蔽
就在敌人不断的炮击轰炸中,飞机来轰炸时躲藏在军车下面小战士就牺牲了,这让文工团们女兵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我军经过艰苦卓越的战斗,志愿军在朝鲜东西两线反击推进,将三八线以北地区基本收复,取得了巨大胜利
母亲所在文工团利用战争间隙,下到各个连队采访好人好事,把战士英雄事迹素材编成节目,每个文工团成员都要求“一专多能” 22 个人里不但要会一、二种乐器,还要会写剧本
快板、锣鼓、提琴、二胡、手风琴、小号等这些乐器成了文工团手中的独特的“武器”,舞蹈演员不但要会跳舞还要会编舞,母亲当时是文工团主要舞蹈演员,很多舞蹈动作都是我母亲与战友们自己编排的
每场战役下来庆祝胜利,文工团深入部队到前沿开展阵地文艺慰问演出活动,文工团的精彩表演给战士们带来欢乐,将士们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琴声、歌声在山谷里回荡
每个节目演出结束时,台下观看的战友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特别是歌颂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演到动情处,演员们和台下的战友们都会泪流满面,演出结束后战友们互相拥抱在一起,为牺牲的战友放声大哭,她们是多么舍不得一起来参战,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啊! 到后来60师文工团才有了从国内运来的部分服装、道具,原来下部队跳舞没有演出服装,文工团女兵们只能就地取材,有时用被单改装一下,或采些地上野花做成头饰表演
直到1952年10月回国后60师文工团的女兵们才穿上了正规演出服
第五次战役打响了,这 是 抗美援朝最后一场战役,枪林弹雨挡不住文工团女兵们的脚步,饥寒交迫难不倒她们,文工团女兵们只要想到战友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浑身有股使不完的劲
第五次战役前线下来了很多伤员,师部命令文工团建立临时包扎所,在战场的一个大山洞里,文工团女兵们很快转换了角色,成为战场上的临时卫生员,急救包用完了她们就从敌人的尸体上去收集;绷带不够用,就去捡敌人投照明弹的降落伞,把它撕成布条做绷带;药棉用完了,就从尸体上的棉衣里抽出棉絮煮沸消毒后做成棉球,解决了给伤员清洗、包扎伤口医疗用品的不足,伤员脚冻坏了文工团女兵们先用温水给伤员泡脚,再用自己体温捂脚,伤员大小便解出冻牢了,就放在火堆里花开了再倒,最苦的就是洗纱布了,要在结冰的河水里敲开冰块,在冰冷的河水里洗纱布,为了伤员文工团女兵们付出了她们所有热情
包扎所山洞里空气混浊,而且缺药缺粮,文工团女兵们想尽办法护理受伤下来的战士,而受伤下来战士在战场上的英雄事迹,也深深感染着文工团的女兵们,为了给伤员们打起精神,文工团女兵们给伤员送上了精神食粮,唱起了革命歌曲,甜甜的歌声滋润着伤员们的心,为祖国而战我们是光荣的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主要手段是使用空军和炮火进行狂轰滥炸,韩伪军是帮凶,文工团包扎所虽然在山洞里也不安全,母亲还遭遇过韩伪军的偷袭,文工团只好转移,文工团女兵们要背负比她们体重大的伤员行军,连续翻越几座山头急行军数小时追赶主力部队,女兵们早已个个累得汗如雨下气喘呼呼,尽管这样她们始终没有放弃伤员,把所有轻重伤员带回部队,为此战后文工团立了集体三等功
今天,朝鲜战争爆发虽然已经过去整整65周年,但是,朝鲜战场那些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岁月依然在她们心头时常浮现,昔日英姿勃发的志愿军女兵,现在大都已是满头白发进入了老年,我母亲与她的战友们从来就没有过多的物质奢求,心中留恋的和珍惜的,唯有战争岁月的激情和为国献身的精神,正因为有了她们才使“八一”军旗更加鲜艳,这些杰出的女性用自己的青春和行动,留下了她们色彩斑澜的身影,她们在中国军事史上涂下了浓重的一笔
小草的智慧 岁月如歌 小草无争,无语,无处不芬芳春来妆扮世界,秋去回归原野这是小草的骄傲但当说起它的另一个名字“墙头草”,人们大多会对其嗤之以鼻因为它所代表的都是一些缺乏主见,遇事摇摆不定的人
然而有时候,人的坚守并不是不分条件不分轻重的“愚忠”,而是当变则变,蓄积能量,以求人格永葆
其实“墙头草”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换个角度说,墙头草虽然在劲风来临时左右摇摆,但在狂风过后,它却依然独立墙上,婀娜于天地之间,这说明什么?说明对于一棵草来说,它也算坚守了生命的职责
所以,有时候不必计较它的是非功过,况且,随风摇摆的只是它的茎叶,它的根是从未动过半寸的
人在面临危机的时候,最主要的是保存实力不能扭转局势,就要学会顺应他人,才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与困扰
要想在复杂的社会上求生存,就必须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懂的变通,向小草学习,否则,在事业上要想成功,真的比登天还难! 虽然做“墙头草”意味着不坚定,背叛,其实,这种思想是误导(前提是坚持原则),人所处的环境在不断演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随时都会遇到“劲风”扫荡的危机,不分轻重的坚守,只能自取灭亡
只有做棵“墙头草”,顺着风可以转换自己的视角,可以俯仰之间柔韧筋骨,避免“挺立”而折伤枝叶,却依然能够坚守,因为足下还是那片泥土
学会做墙头草,保存自己,发展未来,在变通之后得以后生,这才是小草给予世人的豁达超然的生存智慧! 琳儿诗画 秋 … 琳儿 (玻璃心) 你来了
带着闪电与雷雨
风风火火地来了
先
霸气地把大地视察一番
然后
又清风明月地与万物拥抱
泼辣起来 热火朝天
温柔起来 情意绵绵 四季中
对你,我情有独钟
喜欢你
硕果累累的金黄
树叶纷飞 花草枯黄的萧条 在有你的日子里
我很安静
安静地躺在你的怀抱
用
心弦弹奏一曲红尘悲欢 拾起 窗台那一片叶 知 秋已来到 那时的生活要有多苦就多苦,她一点怨言没有,只想盼着他早日回来
一年劳教期满,他回来了
原以为苦尽甘来,没想到,他变了,在劳教所里认识了一些社会人渣,不好好上班,整天好吃懒做,和那些所谓的‘朋友’吃吃喝喝
没过几个月,又一次因盗窃被抓这次真是苦啊!比黄连还苦的泪成天洗刷着那双悲情的眼这次,由于他所犯的事过大,被判刑十二年
那风霜雪雨的消息鞭打着她随着天旋随着地转,就是不敢倒下,因为还有两个幼小的孩子需要她支撑住
擦干泪,生活还得继续
她为了不想让孩子们老生活在那种垃圾污染环境中,不想孩子们被细菌感染,打算把两个孩子送到条件较好些的娘家
可孩子的爷爷奶奶不允许全都带走,留下了女儿
她把儿子送回娘家让母亲照看后,返回北京帮别人做保姆,做清洁终点工,摆地摊挣些钱来除了生活费用之外,攒钱去看他,给他买东西,送钱去
孩子的爷爷和奶奶平时除了打点零工,也捡些废品换些钱
那时的她们比先前还苦,她们吃的米都是捡来的发霉米,菜是在蔬菜批发市场捡的别人扔掉的菜,孩子吃的水果也是从批发市场捡的烂水果回来用刀削削的
孩子的爷爷奶奶还经常吃别人扔的剩菜剩饭,她经常为了省两元车费,来去走四个小时的路去上班…………
在那么苦难的日子中,她每次赶四个多小时的车去看他时都佯装着笑脸,嘱咐他别担心家里,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来,她和俩孩子,还有他的父母都期盼他早日回家
时间对于她的一家人来说是度日如年,可它还是跑得那么快
转眼2011年六月,他由于减刑,提前回家监外执行,她们一家团聚了
由于他在一年期限内不可以远行,只能在张家口范围内为了生存,不靠他年迈的父母养活她拿出几年的积蓄在白土窑租房开了一个汽车修理店
刚开店那一年时间,生意不是很好,他们一家四口虽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她和他俩偶尔也会因为生活琐事发生一些争吵,但她们的家是幸福的,温馨的
出租房前的路上,路过的邻居们经常听到她们家里传出的欢笑声
她一直认为这个家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好不容易团圆一起,他应该会珍惜,不会轻易让这个苦尽甘来的家破碎
然而,她错了,她高估了他的思想,她高估了他的人品 随着时间的流走,生意越来越好了
生意好了,日子好过了,家里的欢笑声越来越少了,代替那些欢声笑语的吵闹声越来越多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慢慢地脾气越来越大了,经常为一点小事摔桌凳,骂她,拿东西砸她
几乎每天都会以账目少十元二十元的吼骂她,说她偷偷藏私房钱寄回娘家
(她娘家是一个直辖城市,两个哥哥,一家开食品厂,一家做货运老板
姐姐们,有的开餐厅,有的公司上班,爸爸在他刚蹲监狱那年因病去世,妈妈每个月有一千多元养老金,家庭条件那一家都比他家好,用得着她偷偷攒钱寄回去吗?那时,挣硬气的她为他受苦受累时没敢告诉家人实情,所以哥哥姐姐们没怎么帮助她)(钱和账本都锁在炕前的床头柜里,每天他要是买配件什么的,自己随时都可以拿,她买菜或者家里需要添加用品,给俩孩子买东西也都可以随时拿,每次用完他们都在账本上记一下帐)
那时的他已在那个叫王宇驰男同学的牵线下和一个叫苏静(鸿源超市上班)的女同学联系上了
只是,当时她被蒙蔽不知道而以这件事造成了她和他闹了一番本以为,他会从此改变对她的态度会好些没想到,他对她的态度越来越恶劣
在一次,假装酒醉后,他开车差点把她压在车轮胎下,要不是她们的女儿眼疾手快去扶妈妈也倒到了轮胎旁,他来了个急刹,她的命消香玉散在他的车轮下了
她找不到亲人倾诉,春夏秋的季节里,只好独自一人跑到白土窑东边的树林里去哭,有时跟他回到孩子爷爷奶奶家,她忍不住跟孩子奶奶说,他外面有女人等等的话题时,孩子的奶奶总是说:‘你别一天天胡思乱想,没有的事,不要乱猜疑
’那时,孤独无助的她好想回家,好想好想回到自己的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中
大雪纷飞的冬天把她禁锢得寸步难行日子就这样在他的无情折磨中过了一天又一天
99年年初在他花言巧语的蒙骗下,她用自己攒的工资为他买了一部手机(当时买一个手机号就需要一千多元),然后跟他回到了白土窑乡,四道营村的家
走进那个破旧的小院,她的心有一丝凉意,才知他对她所说的一切都是假的
从小受传统家教熏陶的她认命了,决定留下与他共建家园
为了改变生活状态,他继续去北京打工,而她且留在村庄与她的父母居住
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异乡,从小娇生惯养的她把他的父母当成亲生父母,对他们二老比自己的父母还好
99年年底,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孩子出生时,他没在他身边,月子里,他回来了两天补驾驶本
在这两天里,他没给她熬顿粥,煮碗面
自从他去北京打工没给她拿回一分钱,每次回来走时还要从他父母那里拿钱,让她在无钱的脸色中度日
孩子九个多月时,她随他去了北京,第二个孩子悄然来到了他们家
2001年初,儿子的出生,让那个狭小的出租屋弥漫了幸福 幸福感总是来得快去得急
2012年初,女儿三岁多点,儿子刚周岁(还不会走路)时,他由于帮朋友盗窃自行车被劳动教养一年
她哭了,看着两个幼小的孩子哭了
为了想把他保出来,炎热的天气下,她背着儿子,牵着女儿转了好几路公交车,找到以前他们上班的公司老板,求着他们帮帮忙,可是已经晚了,他已经被送到河北保定劳教所了
为了生存,为了偿还他在家时借的他堂姐家的两千元钱,为了攒钱去看看他,她只好带着俩孩子每天穿梭于出租房附近的各个垃圾站寻找着那些可以换钱的废品
孩子的奶奶也来到北京一起捡拾废品,帮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