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期将推送法律期刊《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第7期文章题目与摘要,供各位读者及时掌握法学领域最新学术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 2016年第6期 1.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 编者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主题之一


自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 在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中,寻求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将国家的繁荣与人类的共同福祉联系在一起,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战略


在此背景下,厘清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互动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十分迫切和必要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策划了本组稿件,试从国际关系视角,以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的互动为出发点,分析和辨明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


我们邀请了六位作者,包括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蔡拓、刘贞晔,复旦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志敏,南开大学周恩来管理学院教授吴志成,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刘雪莲、副教授姚璐


六位学者共从五个命题展开,分别是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当代中国两大战略考量,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建构、全球治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国家治理的全球治理意义以及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互动的思想渊源与现实反思


通过这组稿件,我们不仅试图回答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的理论关系,而且希望借此为中国如何在承担大国责任与获得自身发展之间取得良性互动,探索一条可行的实践之路


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当代中国两大战略考量           蔡拓 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建构                 陈志敏 全球治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吴志成 国家治理的全球治理意义                     刘雪莲 姚璐 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的互动:思想渊源与现实反思    刘贞晔 2.中国转型秩序及其制度逻辑 作者:何艳玲(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中国转型秩序的形成不仅仅是制度供给问题,也是国家在转型时期的特殊角色和职能界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寻求实现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增长和维持稳定的双重治理目标,这需要同时承担作为现代政府和国家资本的双重角色


为此而进行的治理结构调整的特征表现为:对市场让权,但保留政府定价权;对地方放权,但保留中心工作权;对社会确权,但保留组织准入权


这一“准分权治理结构”在机制层面引发的外部性表现为:集体福利机制消散、日常生活安全机制缺失和政府市场获利机制构建


这可能会影响政府职能的工具化和公共权力的资本化,并由此产生社会权利分配失衡、财富分配失衡与风险分配失衡,即社会不稳定


关键词:转型秩序;准分权治理结构;制度逻辑 3.转基因技术的伦理分析 ——基于生物完整性的视角 作者:肖显静(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内容提要:生物物种的完整性不同于生物个体基因的完整性,它是同一物种中的成员所共有的基因组的完整性,代表物种的本质


人类有责任维护物种的完整性,以保持物种的特异性

异源转基因技术违背了生物物种的完整性,应伦理地拒斥;而同源转基因技术一般没有损害生物物种的完整性,可伦理地接受;基因内修饰技术(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有可能损害生物物种的完整性,需具体分析


相对于转基因技术生物物种完整性损害的伦理拒斥,转基因技术对生物个体的肉体和精神完整性以及基因完整性损害的伦理拒斥,要弱一些


转基因技术生物完整性损害的伦理评价,应结合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目的


单纯出于人类眼前的、狭隘的、非根本的利益而应用转基因技术,并造成生物完整性的损害,应受到更多的伦理拒斥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生物完整性;环境伦理 4.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 作者:贾根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内容提要:在批判性地考察19世纪美国学派关于“资本的能量生产率”理论,以及深入认识马克思关于机器大工业和科技革命理论的基础上,就第三次工业革命性质提出的“资本的信息—智能生产率”和工业智能化的理论认为,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以机器替代工人的体力劳动不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以人工智能系统替代人类的脑力劳动,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智能化是工业化的新类型及高级阶段,“资本的智能生产率”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关键词:美国学派;马克思;第三次工业革命;生产率;工业智能化 5.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与吕守军先生商榷 作者:马艳;大卫·科兹;特伦斯·麦克唐纳(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阿莫斯特分校;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 6.公民参与行政的风险及法律规制 作者:王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公民参与行政是现代社会对行政活动本质认识深化与社会复杂变迁的产物,也是人实现自我解放的需要


然而,由于其受到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双重固有逻辑的影响,在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风险,给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都带来一定的损害


有效地防范公民参与行政的风险,需要在理论上建立公共领域的协商民主逻辑作为其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建构包括法律保留、正当程序、透明度和问责制为核心的规则体系,避免“劣质的参与”,真正实现合法行政与良好行政的双重现代性目标


关键词:参与行政;风险;公共领域;正当程序;问责制 7.财产权宪法化与近代中国社会本位立法 作者:聂鑫(清华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财产权保障是私法的核心内容之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也被写入近代宪法


但随着20世纪以来法律社会化的潮流,私权不再“绝对”而受到公法的规制,财产权社会属性也为现代宪法所确认,其标志是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的颁布


传统的民生思想与现代的社会本位理念相结合,使得近代中国宪法财产权的规定在内容及体系安排上,与其他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相较有所不同


在近代中国移植西方法律的过程中,保护财产权的民法典与限制财产权的社会本位立法同时引入中国


当代不少人拘泥于所谓宪法财产权的“形式主义陷阱”,将宪法财产权条款与市场经济、法治联系在一起,片面强调没有宪法的保障就没有财产安全也就没有自由、繁荣的市场


这是对财产权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误解

关键词:宪法财产权;社会性权利;生存权;社会本位 8.将家庭视角纳入公共政策 ——基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演进的分析 作者:徐晓新(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内容提要:当代家庭的重要性提升和家庭能力弱化之间矛盾的化解,需要家庭政策的支持


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这一间接家庭政策为剖析我国家庭政策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


这一政策的实施虽取得积极成效但仍不理想的状况,折射出我国公共政策中家庭视角的缺失


这一问题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和体制机制原因:政策制定的初始条件限制和路径依赖、决策的应急性特点以及决策体系的结构性因素


建议重视公共政策的家庭视角,将“支持家庭发展”纳入基本国策

关键词:家庭政策;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政策 9.创新与跨越:美学研究的三种路径 作者:陈炎(山东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 内容提要:美学不只是研究“美”和“艺术”,而是研究人与对象世界的“情感关系”,这种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美学研究可能存在的三种路径和形态:生物美学、实践美学、符号美学


它们分别针对三个领域:自然、社会、艺术

美学在自然领域研究的是基于生理又超越生理的情感问题,在社会领域研究的是基于工具又超越工具的情感问题,在艺术领域研究的则是基于符号又不断超越既有符号的情感问题


美的判断在自然领域应与自然的进化方向相一致,在社会领域应与社会进步的方向相吻合,在艺术领域则是与精神的提升相呼应


三条路径在历史演进中并非逻辑演绎中的线性关系,而应该是一种首尾相应、薪火相传的承继关系,因此它们相互交叉而又各有侧重


关键词:美学;生物美学;实践美学;符号美学 10.中国王权的诞生 ——兼论王权与夏商西周复合制国家结构之关系 作者:王震中(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内容提要:上古中国,真正的王权是夏商西周王朝国家之王支配天下的最高统治权,它与三代多元一统的复合制大国家结构联系在一起,它的诞生以夏王朝的出现为标志


王权与王的称谓有联系,但又并非绝对等同

这一方面是在甲骨文、金文和传世文献中,凡是直言王者皆指商王周王;另一方面是金文中还存在某些边远地区的小邦邦君称王的旧俗


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体现的是王朝的王权;个别的边远小国也自称为王,体现的是小国的邦君君权


“王”的称谓之所以并存于这两类不同形态的国家之中,即在于“王”字和“王”的称谓起源于作为军权象征的斧钺


夏王朝并非中国最早的国家,尧舜禹时代是已形成国家的邦国林立并组成族邦联盟的万国时代,夏王朝“天下共主”的王权源于万国时代族邦联盟的盟主权,是由盟主的霸权转化而来的


关键词:王权;王朝国家;复合制结构;华夏礼制 《中国社会科学》 2016年第7期 1.历史延续性视角下的中国道路 作者:徐勇(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内容提要:中国道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其鲜明的特点是历史延续性而不是断裂性,而延续性的主要力量在于内在的动力与活力


与西方中心主义和“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范式不同,在比较中发现中国的分析范式将中国与同一时空下的世界相应国家进行长时段比较,以发现中国道路历史底蕴中的积极元素,否定长期流行的中国停滞论


从世界历史进程看,推动创造出世界上最为灿烂的农业文明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农耕国家内部


这种动力不是那种瞬间的“爆发力”,而是一种可持续的制度化动力,主要包括自主性的家户农民、内生性的政府能力和调适性的国家治理


中国发展在“持久性变革”主旋律之外,也有不可忽视的“周期式变动”的副线


其深刻的根源同样隐藏在农耕国家的内在基因之中,包括制度粘性、官僚惰性和权力任性等


历史延续性为近代以来中国的创新性革命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并由此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尽管这一道路仍然是未了的接力过程


关键词:中国道路;历史延续性;制度化;农耕文明 2.协商治理的中国逻辑 作者:王岩(上海交通大学) 内容提要:随着“治理”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如何立足中国实际,正确把握中国协商治理的理论及实践逻辑,成为重要的学术命题


具体到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需要实现治理话语从西方到中国的转换,形成中国协商治理话语,在实践中推进中国协商治理路径


这深刻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理论前提,中国传统治理思想及其实践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生存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存在场域,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必然主体,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客体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存在,通过协商民主实现国家治理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形式,实现公共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均衡发展,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目标,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宽容与贵和,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评价尺度包括权威、共识、制度与法治


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指导下,根植于中国优秀政治文化传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诉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治理构成了当代治理理论的中国形态


关键词:协商治理;治理理论;中国适用性;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3.领土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 ——构建一种更完备的国家认同理论 作者:周光辉(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内容提要:公民的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的基础


公民形成国家认同依赖于对现代国家的整体性特征的认知和认同,这种特征标志着一个内部存在多样性的国家是完整的独特整体


领土与国家关系的转变是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变的关键因素

领土逐渐具有权利内涵,是自然空间向政治空间演变的结果,并成为现代国家的构成要素和主权的核心内容


领土对现代国家的建构意义表明,领土是国家的整体性特征,领土认同是国家认同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必要的测量维度


领土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领土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制度认同能够在国家认同层面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


更具有普遍性和完备性的国家认同理论应该以领土认同为基础,以民族认同和制度认同为塑造或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


领土认同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塑造或强化国家认同应该首先在公民中形成国家的情境化意识


关键词:现代国家;国家认同;领土认同;民族认同;制度认同 4.唯物史观的精神内核及其生成逻辑 作者:赵义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内容提要:唯物史观的精神内核内嵌于“历史具体”中,这种历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唯心史观以精神的历史来取代现实的历史,把“世界精神”当成是历史的真正主体,其结果必将导致现实的历史被虚无化


马克思基于对劳动问题的探索通过思维具体实现了历史具体,从而跨越了思辨的深渊,打开了一条通往社会现实的道路


只有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中,才能使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由思维抽象走向思维具体,从而实证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和暂时性,论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具体;劳动;生产关系 5.启蒙辩证法与理性批判的潜能 作者:谢永康(南开大学哲学院) 内容提要:哈贝马斯将工具理性批判置于韦伯合理性理论语境中来评判,此策略无异于将启蒙辩证法预先限制在一个意义贫乏的框架之内,从而过滤掉其丰富内涵和批判潜能


一旦走出韦伯的理论框架,启蒙辩证法便可以在知性文化批判和绝对理性的元批判等层面上与近代以来的理性批判传统展开对话,并借此呈现其本来的立体结构


工具理性批判的使命在于立足于一个适当的主体性概念,克服近代理性批判的分裂,建立批判的理性与主体自我持存的统一


理性的自我批判属于形而上学,但如果其对象扩展到文化和社会层面,那么它必定也是一种人类自我审查的行为;一种适当的自我持存能够提供自我认识和自我审查的动力和尺度,这使得理性批判的潜能得以实现出来


关键词:启蒙辩证法;理性批判;工具理性;思辨理性;自我持存 6.“互联网与社会变迁”笔谈 内容提要:互联网已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世界,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消费行为也随之变革,催生出新的职业模式,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家的治理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的一系列论述,深刻阐明了互联网与时代变革的关系,对互联网及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国内社会学界近年来对互联网的研究逐步深入,互联网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深化和推进互联网研究是社会学对时代重大变革的呼应,重要理论和方法创新或将从这一领域产出


本期推出“互联网与社会变迁”一组文章,试图从社会学的不同视角与层面阐发这一时代课题,推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王迪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汉生提出:中国社会的高流动性、急剧的社会分化,以及特有的文化传统和制度结构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崛起的重要背景


技术的进步与替代也在重塑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第一,移动互联网在使用时间上的极大延续和空间上的无限延展,打破了既有的时空边界,也在相当程度上挤占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移动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共同体边界和人际关系模式,为转型中的社会交往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第三,无处不在的社会表达重新分配了话语权力,并对群体心理、集体行动与社会动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移动互联网及其终端有着差异化的选择行为、应用取向和依赖程度,从文化、身份和生活方式等多种角度强化了社会分化的形态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何明升认为:网络治理的具体形态,取决于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恰如其分的定位


中国网络治理的定位应符合三个判据:其一,是否契合网络社会存在机制;其二,能否嵌入现实社会治理体系;其三,可否融入法治中国进程


基于此定位,中国网络社会治理的现实路径是:以网络社会存在机制为基础的规则重构,以虚实相宜为导向的网络治理安排,以及以网络法律为核心的法治网络建设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孙秀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华珊提出,在互联网时代,新的数据来源多样、海量,更新迅速,对传统社会学定量研究提出严峻挑战


在数据方面,互联网带来新的数据生成方式,并使得数据的可获得性大大增加


在研究方法方面,互联网促成新的社会测量方法,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网络实验方法、虚拟民族志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以应用,同时定量研究的复制性检验也获得了新的便利


在研究议题方面,互联网的发展拓展了社会网络研究、社会参与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范畴


定量研究者应通过对来源多样的数据探究,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的独特议题和社会发展脉络,进一步发展出具有中国本土意义的研究题目,进而促进中国本土化相关范式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社会变迁(王迪;王汉生) 中国网络治理的定位及现实路径(何明升) 互联网与社会学定量研究(孙秀林;陈华珊) 7.基于规则与事实的司法哲学范畴 作者:孙笑侠(复旦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的司法活动和司法改革,使法院处于多元司法观碰撞的中心,司法实践要求构建中国自己的司法哲学


根据司法规律的要求,应当从规则与事实的逻辑起点上建立司法哲学,司法形式正义与司法实质正义构成司法哲学的基石范畴


根据司法标准、司法主体与司法行为这三个要素,可以发现三对并存的基本范畴,即规则至上与结果导向、职业主体与民主参与、消极克制与积极能动


当前中国司法中存在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专业权威与人民本位的关系、司法被动与司法能动的关系、司法中立与服务大局的关系、独立司法与监督司法的关系,都与这三对基本范畴密切相关


通过司法哲学的基本范畴审视当前司法实践,有利于解决司法运行中的具体问题,也可为全面推进司法改革作出贡献


关键词:规则;事实;司法哲学;形式正义;实质正义 8.推进农地三权分置经营模式的立法研究 作者:孙宪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内容提要: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在我国农村推行“三权分置”的经营模式


试验区的经验证明,“三权分置”不但具有建立规模化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地位的优势,而且还有保障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以及农业生态,从而解决困扰多年的“三农问题”的优势


但是在我们进行相关问题的调研时,却发现我国相关立法并不能对“三权分置”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制度保障


现在特别需要创新设置物权性质的土地经营权
报告的事实依据是笔者多年跟踪研究农村土地权利发展状况的调查

调查已经持续多年,主要采取走访田间地头、百姓人家的方式,所以只有现场笔记而没有发放调查问卷


文章的着眼点是立法研究报告,报告结语部分指出,只有准确理解中央关于“长久不变”的精神,才能够为三权分置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配套制度


关键词:三权分置;土地经营权;用益物权;自物权 9.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作者:俞金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内容提要:对于全球化的历史,人们多关注人类活动空间范围的扩大和联系纽带的加强,说明和诠释人类从彼此相对孤立的状态,转向相互联系渐趋密切,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但这种关注欠缺一个重要的维度,即世界各地趋向于使用统一的时间体系的过程


事实上,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空间联系的逐渐扩大和加强,与人类为建立全球统一的时间体系作不断的努力是同步进行的


时间的标准化,既是全球化进程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类的时间是社会文化时间,时间的社会性必然导致人类在全球交往层面上所使用的时间趋同


与全球化一样,全球时间标准化是一个必然的进程,与这个趋势的任何抵触都难免失败


不过,这不纯粹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由于时间又具有政治性,时间趋向统一的过程中充满了竞争和霸权

到19世纪后期,以格列高利历和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线为基础的全球通用时间体系和时间标准基本形成,体现了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当时世界上所处的霸权地位


关键词:全球化;时间标准化;格列高利历;本初子午线;霸权 10.中国与国际人权规范重塑 作者:袁正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内容提要:国际规范的生命周期并非只是一个兴起、扩散和内化的过程


争论性逻辑和过程建构主义的关系性逻辑显示,国际规范的发展还存在起源、扩散和重塑的另一路径


中国通过规范对话、话语批判和自我塑造等机制,用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核心的人权理论体系丰富着国际人权规范重塑的实践,为非西方国家突破人权规范发展的单一路径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


关键词:规范重塑;人权;争论性逻辑;关系性逻辑 ◆ ◆ ◆ 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期刊速递】《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第7期文章题目与摘要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