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电子书下载] 曾国藩精品集TXT电子书

[PDF电子书下载] 曾国藩精品集TXT电子书

曾国藩精品集

作  者:曾国藩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定  价:176.00元
I S B N :23794806
分类标签:图书,哲学/宗教,哲学,经典作品及研究

内容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天质不算高,但自幼勤奋好学,做事执著专注,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拜在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仕途极为顺畅,曾任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他服膺理学,拜唐鉴为师,时时反省砥砺自己。洪秀全金田起义后,声势浩大。曾国藩适逢丧母,回家守制,奉朝廷命,组办团练,以对抗太平军。曾国藩乱世用重典,阳儒阴法,杀人如麻,号称“曾剃头”,当地官场、民间物议极大,很受排挤。清朝旗兵、绿营腐败堕落,没有战斗力,曾国藩的湘兵趁势而起,在起兵赴江西战场前夕,为了对抗太平军的夷夏之辩(民族革命),揭捍卫孔孟之道的大旗,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在江西直道而行,得罪了地方势力,处处受制;赏罚分明,拒绝亲朋好友的人事请托及滥赏,将士作战不积极,在家乡声誉不好。在江西战场,被石达开大败,心力交瘁,几欲自尽。适逢父丧,他撂下烂摊子,回家守丧,非议鼎沸。守丧期间,曾国藩时时反省总结,吸纳了黄老柔道之术,抱雌守柔。在朝明的敦促下,在赴前线,主动搞好与湖南、江西、湖北官场的关系,积极争取朝廷及地方的支持,发掘培养人才,终于攻克了太平军。曾国藩明白功高震主、大权在握的凶险,主动提出裁撤湘军,自翦羽翼,得以善终。曾国藩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在发掘、培养、统御人才上极有眼光和手腕,靠百折不饶的意志和驾驭群伦终以成功,在创办洋务上开风气之先,也有较大的成绩,对中国近代史有极大的影响。是毛泽东、蒋介石等人极力推崇的人物。本书书写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波澜壮阔的太平军军事斗争史及浩瀚的洋务运动,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笔流畅,被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很值得一读。
哪些作品类似《曾国藩精品集》

作者简介

唐浩明,1946年生,湖南衡阳市人,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就学于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入岳麓书社工作,任编辑室主任、总编辑等职。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家书》、《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奏折》、《唐浩明点评曾国藩语录》、《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等,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曾国藩》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中直机关推荐图书第3名;《杨度》获国家图书奖;《张之洞》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图书目录

1.血祭目录
第一章?奔丧遇险

1.湘乡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2.波涛汹涌的洞庭湖中,杨载福只身救排
3.摆棋摊子的康福
4.康家围棋子的不凡来历
5.喜得一人才
6.把这个清妖头押到长沙去砍了
7.哭倒在母亲的灵柩旁
8.蟒蛇精投胎的传说
9.刺客原来是康福的胞弟

第二章?长沙激战

1.城隍菩萨守南门
2.康禄*先登上城墙
3.今日周亚夫
4.欧阳兆熊东山评左诗
5.计赚左宗棠
6.巡抚衙门里的鸿门宴
7.药王庙里出了前明的传国玉玺
8.左宗棠荐贤
第三章?墨绖出山

1.谢绝了张亮基的邀请
2.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3.接到严惩岳州失守的圣旨,张亮基晕死在签押房里
4.陈敷游说荷叶塘,给大丧中的曾府带来融融喜气
5.郭嵩焘剖析利害,密谋对策,促使曾国藩墨绖出山

第四章?天王定都

1.洪秀全江宁称王
2.天王开国的三件事:定都、朝拜、开科取士
3.东王揽权,翼王献策

第五章?初办团练

1.乱世须用重典
2.曾剃头
3.宁愿错杀一百个秀才,也不放过一个衣冠败类
4.鲍超卖妻
5.拿长沙协副将清德开刀
6.大闹火宫殿
7.停尸审案局
8.逼走衡州城

第六章?衡州练勇

1.王錱挂出“湘军总营务局”招牌,遭到曾国藩的指责
2.忍痛杀了金松龄
3.从钓钩子主想到办水师
4.接受船山后裔赠送的宝剑
5.一个钟情的奇男子
6.把筹建水师的重任交给彭玉麟、杨载福
7.湘江水盗申名标

第七章?靖港惨败

1.为筹军饷,不得不为贪官奏请入乡贤祠
2.出兵前夕,曾国藩亲拟檄文
3.青年学子王闿运的一番轻言细语,使曾国藩心跳血涌
4.曾国藩踌躇满志,血祭出师;一道上谕,使他从头寒到脚
5.定下引蛇出洞之计
6.利生绸缎铺来了位阔主顾
7.曾国藩紧闭双眼,跳进湘江漩涡中
8.左宗棠痛斥曾国藩
9.白云苍狗
10.兄才胜我十倍

第八章?攻取武昌

1.青麟哭诉武昌失守
2.湖北巡抚做了彭玉麟的俘虏
3.薛涛巷的妓女蚕儿真心爱上造反的长毛头领
4.康福挥刀砍杀之际,一眼看见弟弟康禄
5.一律剜目凌迟
6.来了个满人兵部郎中
7.明知青麟将要走向刑场,曾国藩却满面笑容地说:我将为兄台置酒饯行
8.康福的绝密任务
9.一颗奇异的玛瑙
10.一箭双雕
11.曾国藩身着朝服,隆重地向湘勇军官授腰刀
12.曾国华率勇来武昌,王璞山请调回湖南

第九章?田镇大捷

1.周国虞横架六根铁锁,将田家镇江面牢牢锁住
2.三国周郎赤壁畔,美人名士结良缘
3.从蕲州到富池镇,太平军和湘勇在激战着
4.彭玉麟洪炉板斧断铁锁
5.委托东征局办厘局
6.康福带来朝廷绝密

第十章?江西受困

1.浔阳楼上,翼王挥毫题诗
2.水陆受挫,石达开一败曾国藩
3.水师被肢解,石达开二败曾国藩
4.湘勇厘卡抓了一个鸦片走私犯,他是万载县令的小舅子
5.参掉同乡同年陈启迈的乌纱帽
6.塔死罗走,曾国藩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
7.樟树镇受辱,石达开三败曾国藩
8.在*困难的时候,曾氏三兄弟密谋筹建曾家军
9.邹半孔出卖奇计
10.大冶*憎金踊跃,哪容世界有奇材
11.重踏奔丧之路

2.野焚目录
**章?进军皖中

1.丑道人给曾国藩谈医道: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
2.曾国藩细细地品味《道德经》、《南华经》,终于大彻大悟
3.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4.巴河舟中,曾国藩向湘军将领密授进军皖中之计
5.东王显灵
6.七千湘勇葬身三河镇
7.曾国华死而复生,不得已投奔大哥给他指引的归宿
8.李鸿章给恩师献上皖省八府五州详图

第二章?总督两江

1.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2.江南大营溃败后,左宗棠乘时而起
3.想起历史上的权臣手腕,曾国藩不给肃顺写信感恩
4.定下西面进攻的制胜之策
5.纹枰对弈,康福赢了韦俊
6.施七爹坏了总督大人的兴头
7.李元度丢失徽州府
8.曾国藩卜卦问吉凶
9.李鸿章一个小点子,把恩师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第三章?强围安庆

1.围魏救赵
2.调和多鲍
3.夜袭黄州府
4.上了洋人的大当
5.左宗棠宴客退敌
6.荒郊古寺遇逸才
7.血浸集贤关

第四章?大变之中

1.曾老九要把英王府的财宝运回荷叶塘
2.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3.东南半壁无主,涤丈岂有意乎
4.王闿运纵谈谋国大计,曾国藩以茶代墨,连书“狂妄,狂妄, 狂妄”
5.离国制期满还差两天,彭玉麟领来一个年轻女子

第五章?幕府才盛

1.《挺经》。“如夫人”与“同进士”。五百两银子洗冤案
2.今日欲为中国谋*有益*重要的事情,当从何下手
3.你还记得初次见我的情景吗
4.安庆操兵场的开花炮弹
5.含雄奇于淡远之中

第六章?天京大火

1.庄严的忠王府礼堂,集体婚礼在隆重举行
2.孤军独进,瘟疫大作,曾国荃陷入困境
3.彭玉麟私访水下道,杨岳斌强攻九洑洲
4.一别竟伤春去了
5.献出苏州城后,纳王郜云官也献出了自己的脑袋
6.我们还是各走各的路吧
7.半路上杀出个沈葆桢
8.洪秀全托孤
9.康禄和五千太平军将士在天王宫从容就义、慷慨自焚

第七章?审讯忠王

1.威震天下的忠王被一个猎户出卖了
2.洪仁达供出了御林苑的秘密
3.攻下金陵的捷报,给曾国藩带来两三分喜悦、七八分伤感
4.陈德风在李秀成面前长跪请安,使曾国藩打消了招降的 念头
5.洪秀全尸首被挖出时,金陵城突起狂风暴雨
6.宁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决不能授人以口实
7.争夺幼天王

第八章?殊荣奇忧

1.李臣典不光彩地死去
2.皇恩浩荡,天威凛冽
3.荣封伯爵的次日,曾国荃病了
4.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5.匕首和珊瑚树打发了富明阿 /
6.御史参劾,霆军哗变,曾国藩的忧郁又加深了一层
7.恭王被罢,曾国藩跌入恐惧的深渊
8.秦淮月夜,曾国藩强作欢颜,为开缺回籍的弟弟饯行

3.黑雨目录
**章?裁撤湘军

1.养心殿后阁里的叔嫂密谋
2.官文亲到江宁追查哥老会
3.男爵的座船在九江被查封
4.江湖窃贼泄露僧格林沁的军事部署
5.借韦俊之头强行撤军
6.英雄不可自剪羽翼
7.恭亲王东山再起

第二章?整饬两江

1.甲子科江南乡试终于正常举行
2.落选士子薛福成上了一道治理两江万言书
3.上治理两江条陈的美少年原来是故人之子
4.践诺开办金陵书局
5.两张告示,三四万两银子就进了海州运判的腰包
6.侯门娇姑爷被裕家派人绑了
7.看到另一本账簿,曾国藩不得不让步
8.彭玉麟焦山还愿
9.慧明法师的启示
10.联合七省总督支持长江水师改制

第三章?三辞江督

1.北上征捻前夕,为家中妇女订下功课表
2.炮声为北征大壮行色,却惊死统帅**的小外孙
3.国宝被陈国瑞抢去
4.软硬兼施制服骄兵悍将
5.把捻战胜负押在河防之策上
6.叩谒嘉祥宗圣祖庙
7.武昌城里,巡抚和总督大开内战
8.若许当初亲骑射,河淮处处是高楼

第四章?名毁津门

1.灵谷寺内,曾国藩传授古文秘诀
2.堂堂大清王朝,竟好比一座百年贾府
3.初次陛见太后皇上,曾国藩大失所望
4.终生荣耀到达极点的一天
5.火烧望海楼教堂
6.给儿子留下遗嘱
7.轿队被拦在天津城外
8.老朽眩晕病发作,恕不能奉陪
9.关帝庙忽然闹起鬼来
10.委曲求全
11.外惭清议,内疚神明
12.萃六州之铁,不能铸此一错

第五章?马案疑云

1.慈禧太后对马案的态度微妙
2.张文祥校场刺马
3.江宁市民嘴里的马案离奇古怪
4.曾国藩审张文祥,用的是另一种方法
5.张文祥招供
6.马案又起迷雾

第六章?东下巡视

1.水师守备栽在扬州媒婆的手里
2.英国传教士傅兰雅送来一件时髦礼物
3.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4.一个划时代的建议

第七章?黑雨滂沱

1.欧阳夫人择婿的标准与丈夫不同
2.一个苦甜参半的怪梦
3.看看我们湖南的湘妃竹吧
4.艺篁馆里,曾国藩纵论天下人物
5.曾国荃他乡遇旧部
6.前湘军哨长与前太平军师帅成了异姓兄弟
7.康福隐居东梁山
8.左季高是真君子
9.*后一局围棋
10.不信书,信运气
11.陈广敷三见曾国藩
12.遗嘱念完后,黑雨倾盆而下

目 录
京城做官(1840—1851):春风得意

禀父母(破天荒翰林)
禀祖父(一个不同凡庸的乡村农民)
致诸弟(为学譬如熬肉)
致诸弟(读书之要在格物致知)
致诸弟(何绍基之字与汤鹏之文)
致诸弟(戒烟、写日记、主静)
致诸弟(同意诸弟外出求学)
禀父母(和睦兄弟为**)
禀祖父母(升翰林院侍讲)
致温弟(感春诗慷慨悲歌)
致诸弟(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禀父母(清代官员的薪俸)
致诸弟(罗泽南)
致温弟沅弟(盈虚消息之理)
致诸弟(作如火如荼之文)
禀父母(妹夫来京不能安置)
致诸弟(治学以有恒为主)
致诸弟(送妹夫王五诗)
致诸弟(诗之门径)
禀叔父(江忠源乃义侠之士)
禀父母(以杜门谢客为好)
禀父母(祖母的福分欠缺点)
致诸弟(回家有三难)
禀祖父(连升四级)
禀父母(曾府的五个千金)
致诸弟(武科考试)
禀父母(失眠药方与招运良法)
禀父母(接续家风的大功臣郭筠)
禀叔父母(道光末年的物价)
致诸弟(京师官员吃花酒)
禀父母(升授礼部侍郎)
致诸弟(不存做官发财之念)
致诸弟(官宦之家与孝友之家)
致诸弟(以“甲科鼎盛”排名)
致诸弟(不收赙仪与分送马褂)
致诸弟(广西出了大事)
致诸弟(义仓——美丽的空想)
致诸弟(直言上疏)
致诸弟(陶澍知左宗棠)
致诸弟(不可帮钱垫官之亏空)
致诸弟(诰封盖印也得行贿)
致诸弟(妻子凶恶,丈夫才能中进士)
致诸弟(因贺女庶出而暂缓亲事)
致诸弟(老父训斥侍郎儿)

湘军初建(1852—1858):步履维艰

谕纪泽(遭遇母丧)
谕纪泽(再嘱应办事宜)
谕纪泽(孝道平衡了“三从四德”)
禀父(由侍郎变为湘军统帅)
禀父(让人快速致富的战争吸引乡民)
致诸弟(守耕读之家本色)
致诸弟(水勇逃逸,将官冒功)
致诸弟(百年旧档重见天日)
禀父(胡林翼早年是个花花公子)
致诸弟(湘军前途不被人看好)
致诸弟(前二品侍郎获赏三品顶戴)
致诸弟(只做了七天署理湖北巡抚)
致诸弟(享荣名而寸心兢兢)
致诸弟(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致诸弟(忍辱包羞,屈心抑志)
致诸弟(水师大败)
致诸弟(结怨江西官场)
致诸弟(让儿孙一无可恃)
致诸弟(老九得优贡)
致诸弟(不置私田)
致诸弟(纪泽新婚)
致温弟(蜡丸隐语报军情)
致澄弟(藏身匿迹,不露圭角)
致沅弟(赤手空拳办大事)
谕纪鸿(愿子孙做君子不做大官)
谕纪泽(不可浪掷光阴)
谕纪泽(先习小学及古文)
致沅弟(分多润寡及澄心定虑)
致澄弟(不妄取丝毫公款)
致沅弟(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
致沅弟(将才四大端)
致沅弟(李续宾的诀窍:暇与浑)
致沅弟(人才**)
致沅弟(在江西郁郁不得意者)
致沅弟(去机巧,求笃实)
致沅弟(脚踏实地,克勤小物)
致沅弟(善事的三种做法)
致沅弟(耐烦为**要义)
致沅弟(长傲多言为凶德)
致沅弟(感怀往事,多有悔悟)
致沅弟(以“平和”养德保身)
致沅弟(朝廷厚胡薄曾)
致沅弟(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

大战赣皖(1858—1861):百折不挠

致沅弟(由程朱到申韩到黄老)
致澄弟季弟(刘蓉与郭嵩焘)
致澄弟季弟(蔬竹鱼猪可觇兴衰气象)
谕纪泽(读书之法与做人之道)
谕纪泽(读书宜体察涵泳)
谕纪泽(作诗写字之法及生平之耻)
谕纪泽(勤做读书札记)
致诸弟(三河惨败,老六阵亡)
致诸弟(祸福由天,善恶由人)
致诸弟(李鸿章与王闿运)
致诸弟(得意之时与失意之事)
致诸弟(乱世居华屋非所宜)
致诸弟(招魂具衣冠葬老六)
致诸弟(历代圣哲三十二人)
致诸弟(曾氏家族的一大悬案)
致诸弟(写毛笔字握笔宜高)
致诸弟(尴尬的封典)
谕纪泽(诗文与字均宜留心摹仿)
致诸弟(“一门忠义”竟成谶语)
谕纪泽(书法的南派北派)
谕纪泽(读书应有所选择)
致诸弟(应酬周到)
谕纪泽(抄体面话与分类整理)
谕纪泽(欧阳夫人不是才女)
致澄弟(以身作则)
谕纪泽(《尚书》之今古文)
致沅弟(回救宝庆)
谕纪泽(颜柳之帖有败笔)
致澄弟沅弟(以“拖”来对付朝廷)
致诸弟(改葬父母)
致澄弟(樊镇一案)
谕纪泽(《冰鉴》不是曾国藩所著)
致澄弟沅弟(可怜的光禄大夫)
谕纪泽(分类抄记典故藻汇)
致澄弟沅弟(惜福)
谕纪泽(善读《文选》)
致澄弟沅弟(勤洗脚)
致澄弟(治家八字诀)
致澄弟(江南大营崩溃与湘军腾飞)
致沅弟(爱民与积德)
谕纪泽(文章当珠圆玉润)
致澄弟(左宗棠乘时而起)
致沅弟季弟(终于有了地方实权)
致澄弟(收存片纸只字)
致沅弟季弟(头发横而盘者不驯)
致沅弟(厘金:湘军军饷的主要来源)
致季弟(讲求将略品行学术)
致澄弟(此信当年为何不收入全集)
致沅弟季弟(不能以“命”教子训士)
致沅弟季弟(天下似无戡定之理)
致沅弟(与人相处疏疏落落)
致沅弟季弟(由高亢渐归平实)
致沅弟(错用李元度)
致沅弟季弟(李元度大节已亏)
致沅弟(为何发这么大的火)
致沅弟(庸人以惰致败,才人以傲致败)
致沅弟季弟(戒傲戒惰)
致澄弟(切莫玉成买田起屋事)
致沅弟季弟(深以子侄辈骄傲之气为虑)
谕纪泽纪鸿(戒轻易)
致澄弟(坦然怡然对待生死)
致沅弟季弟(资夷力师夷智)
致澄弟(不信医药僧巫地仙)
谕纪泽(药能活人亦能害人)
致沅弟(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
致澄弟(不轻非笑人不晏起)
谕纪泽(文章雄奇之道)
致澄弟(大字以间架紧为主)
谕纪泽(临摹柳帖以强笔力)
谕纪泽(《左传》解经何以与今解不同)
致澄弟(讥评人短即是骄傲)
致沅弟季弟(持以谨静专一之气应付危局)
致澄弟(立身处世之“八本”)
致诸弟(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谕纪泽纪鸿(文人的遗憾)
致沅弟季弟(从祁门移营东流)
致沅弟季弟(左宗棠之长在善于审几审势)
致沅弟(凡办大事,半人力半天事)
致沅弟(约期打仗及观人说话)
致沅弟季弟(莫以多杀人为悔)
致澄弟(情意与钱物)
致沅弟(暂缓奏祀方苞)
谕纪泽(以勤奋追补失落的光阴)
致澄弟(咸丰帝驾崩)
致沅弟(胡林翼去世)

决胜金陵(1861—1864):功高盖世

谕纪泽(目录分类)
致沅弟(约旨卑思)
致澄弟(官文党类太盛)
致沅弟(挽胡林翼联)
谕纪泽(以二百金办女儿奁具)
致澄弟沅弟(礼之厚薄与八君子辅政)
致澄弟沅弟(陈氏妾与节制四省)
致澄弟沅弟(李鸿章招募淮军)
谕纪泽(须读李杜韩白等八家诗)
致沅弟(朝廷着意笼络老九)
致季弟(慰弟妇之丧)
致澄弟(皖南人吃人)
致沅弟(求助当视其力量之所能为)
谕纪泽(烦劳远胜困苦)
谕纪泽(有常是**美德)
致沅弟(忌妒倾轧为官场常事)
致沅弟(设厘卡抽税)
致沅弟(驾驭悍将与密保李鸿章)
致沅弟(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义)
谕纪泽纪鸿(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致澄弟(纪鸿中秀才)
谕纪泽(以《文选》补作文之短)
致沅弟季弟(以廉谦劳三字自抑)
谕纪泽(给不上进的女婿留点脸面)
谕纪鸿(以四百两银贺纪鸿中秀才)
致沅弟季弟(天地之道刚柔互用)
致沅弟季弟(愧悔大负李元度)
致沅弟季弟(如何使用有才无德者)
致沅弟(面对指摘宜自修)
致沅弟(不要插手盐务以谋利)
致沅弟季弟(对购置田宅之指摘当三思)
谕纪泽(持身可学王陶而不可学嵇阮)
致澄弟(可怕的瘟疫)
致澄弟(对父母官宜若远若近)
致沅弟(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
谕纪泽(借亲情疗忧惧)
谕纪泽(敌军无能平之理)
致沅弟(用兵之道全军为上)
致沅弟(一两参合二十余教师的月薪)
谕纪泽(诗文立意须超群离俗)
致沅弟(老幺之死湘乡早有预测)
致沅弟(挽季洪联)
致沅弟(唐鹤九挽联甚佳)
致沅弟(辞职乃以退为进)
致沅弟(花未全开月未圆)
致沅弟(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
谕纪泽(劝女儿耐劳忍气)
致沅弟(凡亲临必打败仗)
谕纪泽(读书须记札记)
谕纪泽(以精确之训诂,做古茂之文章)
致沅弟(豁达光明之识与恬淡冲融之趣)
致沅弟(拼命报国,侧身修行)
致沅弟(以方寸为严师)
致澄弟(皖南人肉每斤百二十文)
致沅弟(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致澄弟(苦命的陈氏妾)
致沅弟(能进曾氏私室的幕僚)
致沅弟(为文宜专从简当二字着力)
致沅弟(无形之功不必说)
致沅弟(奏折重在主意、结构及用字)
致沅弟(蛮字为主,打字向前)
致沅弟(强字须从明字做出)
致沅弟(湘军中的另类将领鲍超)
致沅弟(识为主, 才为辅; 人谋半, 天意半)
致沅弟(避挟长市恩之嫌)
致澄弟(富贵气不可太重)
致沅弟(保人亦有为难之处)
谕纪鸿(不可挂大帅旗,不可惊动官长)
致沅弟(李泰国购洋兵船事)
致沅弟(解银七万以抚慰)
致沅弟(从畏慎二字痛下功夫)
致澄弟(鼎盛之际宜收敛)
致沅弟(半是天缘凑泊,半是勉强迁就)
致沅弟(太平军降将古隆贤)
致澄弟(全家团聚安庆)
致沅弟(因奏留黄冕而上干谴责)
致澄弟(子侄辈不能坐四抬轿)
致澄弟(公银作私用宜少)
致沅弟(李鸿章杀降)
致澄弟(莫怕寒村悭吝,莫贪大方豪爽)
致澄弟(私盐只禁船载,不禁路挑)
致澄弟(欧阳夫人带头纺纱)
谕纪瑞(勿忘先世之艰难)
致沅弟(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致澄弟(艰苦则强,娇养则弱)
致澄弟(时时于俭字用功)
致沅弟(与沈葆桢争夺江西厘金)
致沅弟(无应酬馈赠则不能办事)
致沅弟(李鸿章贪财)
致澄弟(天使致祭时的礼仪)
致澄弟(不要管闲事)
致沅弟(停止赈局,送回妇幼)
致沅弟(病不在身而在心)
致沅弟(互劝互勖互恭维)
致沅弟(每日总须略有抽闲之时)
致沅弟(杨岳斌以提督授总督)
致沅弟(请不请李鸿章会攻江宁)
致沅弟(为儿子获奖语而欣喜)
致澄弟(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致沅弟(李鸿章不敢得罪老九)
致沅弟(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致沅弟(八百里驰奏打下金陵)
谕纪泽(成为阶下囚的李秀成)
谕纪泽(验洪秀全之尸)
谕纪鸿(进身之始,务知自重)
谕纪泽(兄弟同日封侯伯)
致沅弟(老九遭各方攻击,郁郁不乐)
致沅弟(收回金陵后的三桩大事)
致沅弟(曾氏是否也有过狎邪游)
致沅弟(寿弟诗)
致澄弟(老九开缺回籍)
致沅弟(左宗棠奏报幼天王已逃)
致沅弟(新的使命)
致澄弟沅弟(甲子科江南乡试)

剿捻失利(1865—1867):英雄迟暮

致澄弟沅弟(老九借病拒不应诏)
致沅弟(慈禧与恭王矛盾的初次暴露)
致澄弟沅弟(替代僧格林沁北上打捻)
致澄弟沅弟(不望富贵,愿代代有秀才)
谕纪泽(夜饭不用荤为养生之道)
谕纪泽纪鸿(气势、识度、情韵、趣味)
致澄弟沅弟(老九拒绝北上为晋抚)
谕纪泽纪鸿(少年文字,总贵气象峥嵘)
谕纪泽(炒老米粥可医脾亏)
谕纪泽纪鸿(二十四岁即守寡的纪纯)
谕纪泽(刻印船山遗书)
谕纪泽纪鸿(宰相府起因于欧阳夫人)
谕纪泽(听天命亦是养生之道)
谕纪泽纪鸿(借花竹山水以养身心)
谕纪泽纪鸿(请吴汝纶之父为西席)
致澄弟沅弟(沅甫出处大计:行四藏六)
谕纪鸿(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致沅弟(曾国荃调任湖北巡抚)
谕纪泽纪鸿(养生之法在顺其自然)
谕纪泽纪鸿(不宜过于玲珑剔透)
谕纪泽纪鸿(可悲的侯门长女)
致澄弟沅弟(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
谕纪泽纪鸿(一百四十年前的高考辅导书)
致澄弟(养生五事)
致沅弟(不能视文章太重)
谕纪泽纪鸿(贪利而成居半,激逼而成居半)
谕纪泽纪鸿(思路宏开为文章必发之品)
致澄弟(不必曲为搜求哥老会徒)
谕纪泽纪鸿(风流名士曾广钧)
致沅弟(曾老九参劾官文)
致沅弟(《湘军志》与《湘军记》)
谕纪泽纪鸿(人但有志气即可奖成之)
致沅弟(求强在自修处,不在胜人处)
致沅弟(进驻南阳略作回避)
谕纪泽(大家名作自有一种面貌神态)
致沅弟(自请开缺辞爵)
致沅弟(兄弟私议李鸿章)
致欧阳夫人(做各房及子孙的榜样)
致澄弟(再四辞职苦衷何在)
致沅弟(人心日伪,大乱方长)
致沅弟(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致沅弟(贪色贪财又豪气的郭松林)
致沅弟(悔字诀助老九过难关)
致澄弟(虽处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
致沅弟(波平浪静与掀天揭地) /
致沅弟(湘淮两军、曾李两家联为一气)

总督南北(1867—1871):功成身遂

致澄弟(富贵常蹈危机)
谕纪泽(世上几无真正的清官)
致沅弟(乱世处大位,乃人生之大不幸)
谕纪泽(二十三四聪明始小开)
致沅弟(咬牙励志,勿因失败而自馁)
致沅弟(逆来顺受面对百端拂逆)
致沅弟(平生四次受人讥笑)
谕纪泽(曾纪鸿的肺病起于十九岁)
谕纪泽(襟怀高淡胜过南面王)
谕纪泽(变柔为刚,化刻为厚)
致欧阳夫人(有盛必有衰)
致澄弟(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谕纪泽(制造船炮为自强之本)
谕纪泽(散财*忌有名)
谕纪泽(小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谕纪泽(备三百两银子买一妾)
谕纪泽(病因可能在心血管上)
谕纪泽纪鸿(安排后事)
谕纪泽(撤天津地方官以全大局)
谕纪泽(内疚神明,外惭清议)
谕纪泽(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案)
谕纪泽(治目神药空青石)
致澄弟沅弟(张文祥为何杀马新贻)
致澄弟沅弟(空青石回天无力)
致澄弟沅弟(理学家亦看杂书)
致澄弟沅弟(安置故旧,追悔往日)
致澄弟沅弟(精力太衰,不再纳妾)
谕纪泽纪鸿(与王闿运相见于徐州)
谕纪泽(视察江南机器局)
致澄弟沅弟(养生六事与为学四字)
致澄弟沅弟(曾广铨出抚伯父)
谕纪泽纪鸿(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
更多好段摘抄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PDF电子书下载] 曾国藩精品集TXT电子书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