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你付费了,就真的得到知识了吗?

“知识付费”你付费了,就得到知识了吗?

在知识爆炸,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学习就会被淘汰视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经过包装、整合的新型知识付费,让很多人觉得:付费与获得知识成为了自然而然的逻辑,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从而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受众人群知识获取的焦虑。

然而,付了费就能获取知识吗?事实却并非如此。

知识付费其实是在经营粉丝

从知识付费运营商角度出发,部分知识付费其实是在经营粉丝,而非传播知识。这感觉,就像相亲节目都不是用来相亲的一样。

前有罗振宇的逻辑思维,后有咪蒙的职场课,两个产品都明确针对受众群体的痛点而去,很大程度上是在借用知识传递的外衣,从事粉丝经营的过程。

举个例子就更明确了。

在大众当中比较受欢迎的,或者说知名度比较高的,除了罗振宇,还有高晓松和梁宏达,他们三个人不仅身材有相同之处,乍一看来,也都属于那种笑谈上下五千年的主儿,知识与胸怀一样浩瀚,侃侃而谈、无所不知。

但稍微认真看一看,就会发现三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高晓松比较像朋友,跟你聊天、神侃,分享自己的阅历和见解,吹牛逼与戏谑不断,却不招人烦,整个过程是轻松的、open的,他分享的各种观点,都是他个人成熟世界观和知识体系之下的输出,个人观点鲜明且前后一脉相承。

高晓松的节目给人的印象,就是他不分冬夏地摇着扇子,跟你闲聊。你爱听,他多说两句;你不爱听他就换个话题;找到知音,他恨不能马上跟你关公面前八拜为交;你要是反驳或者不同意可以提出来,他心情好就探讨一下,心情不好就置之不理。

总之,我们觉得视频里的高晓松就是生活中的高晓松,他视频上的语气、动作,也是他生活中的语气动作。

这样的状态,让高晓松吸引了不少粉丝,有脑残粉,但更多是自来粉——观点是否一致倒在其次,人生的豁达态度和鲜明的个性是吸引自来粉的主要因素。

高晓松没有刻意吸粉过——尤其是早期做《晓松奇谈》和《晓说》的时候,作为个人色彩如此鲜明的电视节目,现在的粉丝和反响都是正常范围内的,或者说是与高晓松及节目的影响力相当的。

再说说老梁——梁宏达。

他给人的印象更像一个说书者,他的知识面广,同时庞杂,按他个人说法,是曾经作为编辑的经历让他对很多事情都做过深入的了解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老梁做节目给人的感觉更像一个长者或者老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你进行点拨和教化——事情其实是这样的,你们原来的那个想法是有问题滴。

这样的老梁类似一个移动的百度知道或者知乎,认真地与大家分享着自己积累的知识和通过这些知识衍生出的见解,或许不一定正确,但一定相对严谨。这样的老梁自然也有一批拥趸,他们不太会把老梁的观点上升到世界观的范畴,更多的是拓宽视野和茶余饭后的谈资。

老梁更没有要吸粉的念想,有平台让他一吐为快对他来说或许更重要。

把粉丝经济做到极致的,就是罗振宇了。

他基本奉行拿来主义,很多观点都是现成的,因此很难放到一个系统的坐标系中去相互参展和前后印证。他的本事在于选取一个更适合的时间点,通过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方式,把相应的观点包装并传播出去。

其实真的不想多谈他,笔者认为他也好,咪蒙也罢,都是精明的商人、传播熟手,有敏锐的商业嗅觉、能辨别大众的喜恶,同时聪明地不越雷池一步。

这样的人获得成功很自然,但他们却不是真正好的知识和内容的生产者,内容对他们来说就像普通产品一样,按照一定的套路在流水线上被生产和加工。

可问题在于,这些产品却有着影响和引导受众三观的野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做到了。一个并不顺手的饭勺子、一栋不再心仪房子,哪怕是一个我们发现并不适合在一起的恋人,都可以放弃,但进入到脑子里的观点,就不那么容易了,重点在于,我们为之付费的所谓“知识”很多是经不起推敲的——罗振宇曾经在逻辑思维中论述关于“郁金香泡沫”的问题,后被众多人诟病,诸如此类问题及硬伤不胜枚举。

说到咪蒙的职场课程,号称公关团队达到10个,包装投入巨大,而其中内容的质量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有朋友买了她的课程,还望不吝赐教。

知识付费给让你有收获了知识的错觉

从受众角度出发,很多人,知识付费买了一堆,甚至达到了占比工资份额的程度,专业知识、职场拓展、社会心理,甚至连天文地理、古今时事也有所涉猎。

上班路上听,午休吃饭听,下班路上听,连晚上睡觉都是伴着知识付费入梦,一整天都是充实的,甚至浩如烟海的知识让我们觉得收获满满,睡脸上的笑意都更浓了,然而事实如何呢?也难怪有网友表示:知识付费并没有使我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与对方钱包的厚度。

对于受众来说,如果知识付费成为单纯的输入,而没有内化和输出过程,则知识只能是听起来精彩的一场故事,与评书无异,至多就是头天晚上听到之后,成为第二天照猫画虎般的与同事朋友间的谈资,而非知识,时间久了重新复述一遍都难,遑论理解和举一反三了。

知识付费只是评书的一种形式罢了

人类有好奇与和求知欲,好奇解决“知其然”的问题,求知欲解决“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现有的知识付费绝大多数都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已经“知其所以然”了,当一种思考方式与印刷术一起没落,知识付费采用类似心理按摩的方式,让我们心安理得的懒于思考,让我们错误的认为我们在不断“得到”,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平庸与他人的平庸有所不同。

实际上,他们只是我们平庸路上的补给站而已,酒足饭饱以后,我们走的,也不会是另一条路。

关于知识的定义,百度百科的答案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而知识获取和学习的过程,或者说“得到知识”的概念,绝不能是蜻蜓点水般的浏览一遍,这种单纯的输入不具备商人赋予或受众期待的意义,输入之后的输出,才是。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面对各类生活信息的输入,我们阅读公号文章、看电视节目、听音乐等等,如果输入——或者说信息获取的目的是单纯为了消遣,那么则无需追究输入之后的相关过程,但有一些则需要我们的内化、再加工并完成输出过程,才能体现意义。

这种内化、加工和输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反复训练的过程,就像我们上学时候做的数学题,或者是语文和英文当中的阅读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让自己获取的知识信息真正内化成我们知识结构的一个部分,随用随取、慢慢变得驾轻就熟。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下比较多的知识付费产品更多的是停留在信息输入层面,如果仅仅是输入,那它和看一场球赛或者是追一个月韩剧没有本质区别,我们在路上用耳机听着的知识付费,与一场评书连播无异,它无非是向我们描述了某个领域的精彩和深奥程度,或者是掀起幕布一角,让我们一窥前台的精彩演出,我们不大可能因此而成为精彩的一部分。当然,如果知识内容大体正确,还是会有启蒙的意味在,而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今天我们想要讨论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如何让知识被受众接受,对于此,知识付费头部门已经太精于此道了,关键问题在于,指望知识付费解决受众信息接收之后的内化、加工和输出问题,一定是个伪命题。也正因此,知识付费未来路在何方,恐怕罗振宇们也在苦苦探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