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克拉咖啡想做深圳版本的3W,但是它忽略了3W咖啡本身是有盈利能力的,做企业千万不要忽略自己的主营产品是否盈利,投入和回报一定要成正比
克拉咖啡闪耀门头“一寸光阴一克拉”的标语似乎在提醒路人,请珍惜每“克拉”的资金
克拉咖啡的前世今生 离开业1周年只剩18天,全国首家“互联网+金融”咖啡店还是关门了, 根据公开资料,克拉咖啡采用众筹的模式, 显然利用众筹卖咖啡的噱头难以覆盖在深圳CBD高昂的运作成本
克拉咖啡的倒闭,其本身的商业模式是没有问题的,线上宣传,线下举行活动,路演
只是在成本的把控上没有做到精细化,而最主要的是其背后股东问题
在创业中,找到靠谱的股东也是创业成败的必要条件之一
克拉咖啡店占地逾600平方米,休闲区采用Loft复古设计,随性、自在的装修风格为店中更添一些怀旧情调
互联网金融元素在店中具有鲜明呈现,室内环形大屏360度展示克拉咖啡股东平台的最新资讯信息,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金融动态实时滚动更新
店内还设有特色的金融主题图书馆,收藏了涵盖经济金融、投资理财、财务决策、互联网IT等多方面内容近万册图书,供咖啡店会员免费取用
(克拉咖啡开业,互联网金融大佬齐聚深圳) 众筹开咖啡馆本质是件不靠谱的事情,克拉咖啡那么高的成本靠卖几杯咖啡根本没有办法盈利
相比之下,创业咖啡馆中,位于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的3W咖啡馆最成功之处就在于牢牢 抓住创业者的核心需求 ,由此创造出各种始料未及的商业模式,主要业务线清晰:3W咖啡、3W孵化器、3W基金、拉勾网、3W猎头、3W鹰学院、3W传播等, 打造成一个创业服务生态圈的完整过程
“最贵”咖啡馆,究竟为何夭折? 众筹咖啡到底靠不靠谱?“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筹模式门槛低、成本低、风险低,被很多创业者的追捧然而一些众筹项目失败的案例值得思考
众筹被称为“贩卖梦想的生意”模式,如果忽视创业的本质,如市场、盈利、股东退股、转股、分红等问题,结局必然是倒闭
纵观全局,克拉咖啡的倒闭是一个必然,因为从出生之日起,就不符合正常的商业运作规律
原因有: 1.商业规划有先天缺陷,竞争大
这个咖啡店,因为格局不好,每次只能容纳30人左右,因此很少有活动在那里举行,每天运营成本超过3万,但一个下午场的活动只需要2000元,还包括饮料和茶点,几乎没有什么利润
另外,附近有星巴克和埃克斯咖啡等连锁咖啡店,单从咖啡这个品种而言,生意竞争也很激烈
2. 低收益难掩“高成本”硬伤 高负荷的租金,思聪来了也烧不起 深圳福田卓越IN.TOWN,是全深圳租金地段最贵的商务区,克拉咖啡就位于此
据公开资料显示: 克拉咖啡占地面积为600平,每天租金及运营成本超过3万元,单日成本超过了普通咖啡厅一个月的运营成本
(朋友圈截图) 除了高昂的租金,这家众筹咖啡馆的花钱能力在其它方面的表现同样也不手软
克拉咖啡馆,仅用来布置室内装修买的书就花了20万,有的书铺在地上的玻璃隔板里面甚至从来没有打开过
(克拉咖啡金融主体图书馆) 克拉咖啡想做深圳版本的3W,但是它忽略了 3W咖啡本身是有盈利能力的,在做咖啡的基础上增加深度服务, 所以做企业千万不要忽略自己的主营产品是否盈利,投入和回报一定要成正比
3. 创始人定位错误,克拉咖啡“不务正业” 对于,克拉咖啡的不务正业,其CEO魏征在一次私董会上也做过这样的表示: “克拉咖啡不会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咖啡里,更多的是要投入到服务中,靠卖咖啡能够卖几个钱啊?克拉咖啡还是想定位于服务互联网金融高端群体,重点依托深圳市网贷行业协会,通过海量高净值客户群体,打造线上线下投资人对接、项目对接、商务洽谈、品牌宣传、媒体推广平台”
但是,考虑咖啡馆自身的主营业务(卖咖啡、卖餐点)的盈利能力,其他什么资源整合,项目整合都是虚的东西
实体企业必须要考虑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2年内谈任何附加业务、收入都是不现实的
4. 金融不景气监管趋严,克拉“梦碎”. 在克拉咖啡办过活动的机构人士透露:在克拉咖啡一个下午场的活动只需要2000元,包括饮料和茶点,而大多数来捧场的都是互联网金融圈子的人
而今年,整个行业监管日趋严格,办活动的公司和频率和去年相比都大幅下降,和金融泡沫最终散去一样,克拉咖啡也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景气,指望活动赚钱、结识人脉,最终却成了黄粱一梦
(曾经的豪言壮志犹在) 5. 信奉外部资源不一定得“永生” 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融金所董事长孙明达、e微贷董事长陆浪涛、E速贷董事长简彗星、粤商贷董事长应曙光、钱爸爸董事长袁涛、溢诚金融董事长赵博通、Hi投吧董事长李瑞、团贷网董事长唐军、高搜易董事长陈康及克拉博CEO魏征、京北金融总裁、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明雄…… 以上的各位哪个不是互联网金融圈子的大牛?哪个背后没有一堆资源?可是, 如果项目本身都无法盈利的时候,外部资源再强大,也无法救它于水火危难之中
人们常说看一个失败的案例,比看十个成功的案例更有营养,你在笑它的时候也会警醒你自己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听到类似于这样的观点:“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体验可以免费,让广告商来买单”…… 资本寒冬,请珍惜每“克拉”的资金 或许克拉咖啡的关门也折射了整个网贷行业的变化
从去年到今年平台的增速放缓,上市公司并购P2P公司数量相比前两年大幅下降,而且知名风投投资案例也基本上不再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行业融资案例都是大平台,去P2P的迹象非常明显,互金行业已经从屌丝逆袭变成强者恒强的集中化趋势,任何想靠讲故事来忽悠的做法已经被资本大潮退去之后,赤裸裸地揭露在大众面前
克拉咖啡50多米宽的闪耀门头“一寸光阴一克拉”的标语仍然还在提醒着来来往往的路人,而整个互联金融行业在资本寒冬的背景下,似乎更应该珍惜每克拉的资金,才能走得更远
本文综合自网络资料,由米龙谷(ID:digzone)编辑整理,感谢原作者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