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趋势、倡导减少人类生存生活中问世气体的排放愈来愈深入人心,低碳发展理念就在此时被提出来。英国于2003年最早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不甘落后的欧盟各国也相继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作出相应的承诺,采取类似的战略。

1、低碳经济的内涵(LowCarbonEconomy)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归结有二,一是体现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以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二是符合调整经济结构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要摒弃资本主义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传统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和唯一选择。

2、低碳城市的内涵(Low-carbonCity)

  刘志林等(2009)提出,“低碳城市”应当被理解为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生活发展方式。

  同时,低碳城市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许多国际大都市都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以最小的代价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首任主任夏堃堡先生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著名学者林辉认为,建低碳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具体和最有力的实践,具有全民的参与性与持续性,容易做到共建共享。同时我国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提出,该部今后将着力做好包括加快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等五方面工作,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环境问题。综上所述,可见,低碳城市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二、低碳经济角度下的低碳城市规划分析 (一)城市节能减排的要求

  有资料显示,所有的城市能够消费全球能源的75%,排放温室气体占全球总量的80%。前文已提及,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开始以城市为单元实践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

  城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据统计,城市人均能源消费为农村人均能源消费的3倍。有预计表明,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8%~60%,届时我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亿~9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继续涌入城市,能源消费行为发生改变。这具体表现在:人均能源消耗迅速增加;交通用能迅速增加等等,势必推动城市能源消费量的持续增长。

 (二)在城市中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当前,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不仅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而且在世界发达城市地区已经逐步实现。在我国城市的规划进程中,应以这些城市地区为导向,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实施有效的措施。其中,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日益提上日程。

  具体可在以下几方面作为:第一,进一步优化城市投资环境,同时大力实施经济战略,以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到我国城市设立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以及生产基地等;第二,进一步完善高端专业服务业,鼓励城市本地企业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业务,加大力度引进服务业项目,鼓励发展会展、信息服务和会计、律师等专业服务业;第三,把发展经济与发展相关支柱产业、发展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城市相关支柱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建立低碳经济引导示范区  2008

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从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总结可行模式。这一模式的建立具有国际典范意义,为以低碳经济为目的的低碳城市的规划提供了借鉴,是中国的另一类“经济特区”。

  低碳经济引导示范区及低碳城市的建设,其实是以“低碳经济”这一绿色名片,为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更多契机,同时这些契机带来的经济发展又为低碳经济示范区及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经济物质基础及政策基础等。不仅实现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创造了更多合作与发展的机会,最终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

三、结论与启示  低碳经济和低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