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显微神经解剖训练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体会 2017毕业论文下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神经外科早已进入显微时代


我国医学教学不断改革,本科毕业以后,读研逐渐成为医学生的必经之路

神经显微解剖与大体解剖不同,具有其特殊性

如何将显微解剖与显微操作相结合,并实际应用于医疗工作中,是神经外科研究生教学的重点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于1963年组建,承担着佳木斯大学的临床教学工作,同时科内肩负着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依托于佳木斯大学的学术基础,结合神经外科的临床经验和医师培养经验,简要阐述显微神经解剖训练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在此前提下,结合教学、临床等实际工作,总结如下经验

  一、提高学生认识,重视显微神经解剖教学
  医学生都经过大体解剖的基本训练,但大体解剖与显微神经解剖在临床教学及实际应用上区别较大

大体解剖学是以肉眼观察和描述人体形态结构的解剖学,而显微解剖学是用显微镜观察和研究微细结构的科学

技术上的区别在于显微镜、神经内镜及显微器械的使用,而意识上的区别在于认清显微解剖的特点和临床意义,这才是区别大体解剖与神经解剖的关键点,也是着重培养学生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关键

显微神经外科的培养应立足于大体解剖,在掌握大体解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掌握显微解剖知识,为将来的手术技能训练打下基础

  二、注意显微技术的培养和训练
  显微外科技术是一项专门的外科技术,是指医生借助于工具,对术区进行放大,并使用精细的器械及材料,对细小的组织进行精细手术

这一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学科的各个专业显微神经外科的基础和核心在于镜下操作这和普通显微外科的基本技术相差不大

在镜下操作过程中,组织结构放大,光线充足,视野清晰,可以辨别肉眼分辨不清的组织结构及神经血管,增加手术精细程度,减少组织损伤

镜下操作需要较强的手眼协调能力,因此,熟练的镜下操作需经过专门训练,并适应显微镜的自身特点,如:手术视野小、器械材料易出境、视野可因镜头的变化而模糊、细小动作被放大等

所以,对学生进行镜下操作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培养显微神经解剖的必由之路

  三、结合手术入路,建立三维解剖思维
  显微神经解剖及显微外科手术基础技能的培养,最终都是为神经外科手术服务的

与国外相比,我国神经外科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并逐渐缩短与世界顶级神经外科中心的差距

由此可见,我国的显微神经外科教学培训,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实际经验

由于神经系统的解剖及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具有其自身特殊性

神经外科手术具有器官体积小、功能多、组织脆弱、可利用空间狭小、涉及到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手术风险大、致死致残率高等特殊性,需要进行专门的培养训练

在各国神经外科大师的努力下,利用神经系统的解剖间隙及疾病特点,建立相对固定的手术模式及手术入路,这些理论工作和技术储备,是培养现代神经外科医生的基础

神经外科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立足于显微解剖基础教学培训,并结合尸头,将各个经典的手术入路涉及的显微解剖及术中要点结合起来,使书本上的二维图片变成尸头标本的三维立体感官,建立空间思维

  四、结合典型病例及手术录像,促进理论与实际的融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生教学经验较丰富

神经外科手术操作精细,术中对神经组织尤为珍惜所以,颅内操作部分通常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完成

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需要掌握一定的手术技能,对于颅内操作部分,通常通过术中观摩及手术录像来实现

结合神经外科经典入路,在详尽了解手术相关解剖及思路后,通过讲解手术录像,明确术中所要掌握的关键点,再结合典型病例,进行术中观摩,加深理解

  五、结语
  在神经外科的实际教学中,通过上述方式方法,培养了数批研究生

神经外科研究生毕业后,基本能达到高年资住院医水平,能够完成常见病多发病得诊断、治疗及病房管理,同时,具有一定的手术操作技能,能配合术者完成中型手术

(通讯作者:董航,donghang1006@sina.com,13945479871)
  参考文献
  [1]顾志成.培养住院医师(研究生)微创神经外科的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4):95-97.
  [2]张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3):156-157.
  [3]凌继勇,李龙,苏亦明.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4(12):114-115.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