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旅游业发展
(一)“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以下简称为“一带一路”)指的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战略举措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对外开放的新举措
我国作为世界新兴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将我国自身的各种优势如产能优势、技术资金优势、劳动力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等转化为市场与合作的优势,是我国实行全方位开放发展的一大创新
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我国将着力于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协作的新型发展伙伴关系,从而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一带一路”带给旅游业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国际视角
首先,“丝绸之路”沿线汇集了极其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涉及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有极其丰富多样的旅游文化资源
其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旅游产业为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 000亿美元中国旅客消费
同时,我国还将吸引沿线国家8 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 100亿美元
换句话说,旅游业是带动经济全方位开放、推进国际化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带一路”有利于推动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看,存在着较多问题,如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沿线基础设施简陋,景区管理混乱等阻碍着旅游业的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一带一路”规划将我国的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结合起来,必将推动相关地域认真思考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加大投入改善旅游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一带一路”有助于融合文化和科技产业打造新旅游业态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行为旅游景点的文化内蕴,正是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所在
因此,要全面加强旅游景点的文化开发,并向旅游产品深层次渗透,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这对改善旅游行业的整体素养,增强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创造新的市场价值具有特殊意义
“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汇集了80%的世界文化遗产,涉及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教育、旅游、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更能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二、国内旅行社发展现状及营销短板
(一)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
旅行社是旅游市场的中介者,旅客的旅游活动由旅行社负责组织安排
二是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
旅游业的运输部门、酒店宾馆等食宿业以及其他旅游服务部门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都是通过旅行社销售给旅游者的
三是旅游业的前锋
在旅游业组成部门中,旅行社直接接近消费者市场,同旅游者和各类旅游要素供应商保持密切接触,把旅游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市场,因此旅行社在旅游业中起着先锋作用
(二)国内旅行社行业现状概述
根据2010年东兴证券研究所做的旅行社行业深度报告的观点,我国旅行社行业最初是单一水平分工,采用一、二、三类旅行社的分类模式,后来一、二类社合并改称国际旅行社、三类社改称国内旅行社
目前,处在由单一水平分工到垂直、水平分工模式共存的过渡发展阶段
随着2009年《旅行社条例》的颁布实施,旅行社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旅行社小、散、乱的局面有所改善,随着大型旅行社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旅行社水平分工体系不断弱化,垂直分工体系不断加强,但整个行业仍然没有形成鲜明的垂直分工体系
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市场结构呈现从政策垄断到市场自由竞争的态势
我国旅行社的市场格局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从政策性寡头垄断到垄断竞争,再到90年代全面竞争的过程
行业集中度呈现先高后低的态势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开统计数据表明,1980-2000年国旅、中旅、中青旅的市场占有率由79.6%下降到19.5%
进入21世纪以来,旅行社行业整合力度不断加强使得旅行社行业集中度有所回升
(三)旅行社行业发展的营销短板
1.缺乏品牌竞争力
多数旅行社对品牌建设意义认识不足,因而在品牌营销实践中缺乏对自己需要创建品牌形象的清晰认识,导致品牌营销思路错位、实践混乱
品牌命名随意改弦易张,品牌传播频繁改变主题多数中小型旅行社经营范围有限、规模较小,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