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战略安排和总体部署,其指导思想是“发展才是硬道理”
而主导产业选择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中关于产业链构建、产业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园区规划的前提,只有选择了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才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本文通过大连市的工业主导产业来确定大连市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条,将全市40多个产业进行初步筛选,得到一下20个核心产业并进行衡量: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烧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本文为大连市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多指标分析法,为了消除各个指标的单位不同而带来的影响,本文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考虑到本文采用的模型均为越大越好,所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中,Zij为经过无量纲化的第i个产业第j个指标,yij为未经无量纲化处理的第i个产业第j个指标,yjmax为第j个指标中最大的值
最后将求出的Zij进行加总求和,得出Z,最终根据Z的大小,确定大连市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一、大连市工业的竞争优势测度分析
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各行业中:固定资产净值、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等,本文选取其作为大连市工业比较优势的评价指标
将固定资产净值、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分别赋予权重3:3:4,并进行加权求和,得出大连市工业的竞争优势
根据大连市工业竞争优势表数据所的结果可以得出,大连市20个核心产业中的以下工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石油加工、烧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二、大连市工业的需求收入弹性测度分析
本文中,先计算出大连市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如表2),根据2008年以及2007年的各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计算出算出大连市部分工业的需求收入弹性
表1 大连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表
Tab.2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in Dalian
2007年
2008年
△y
△y/y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人均可支配收入
13350
6984
15109
8369
合计
20334
23478
3144
0.15
通过计算数据可知,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的行业有:橡胶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业,所以在制定主导产业时,优先考虑作为主导产业的候选
三、大连市工业的技术进步测度分析
通过数据整理,计算出产值增长率,劳动增长率,以及资本增长率
而和,也就是劳动份额和资本份额用我国计委一般采用的0.3和0.7
根据变形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出技术增长率
考虑到技术增长率与产值增长率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消除这种不准确的影响,在此次核算中,令
,T为技术增长对经济的贡献率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其技术的增长对产值的增长有巨大贡献
四、大连市工业的关联度测度分析
根据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各产业的敏感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对其进行求和运算,根据计算结构可得,工业的关联度较高的行业有: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五、大连市主导产业产业链的构建
产业链是建立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的相关企业集合和空间组织形式
产业链功能的优劣通过主导产业自身各环节及组合的整体效果体现出来
主导产业通过自身的关联度,引导各自产业向前、向后发展
根据上述主导产业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得出大连市四大主导工业产业有:橡胶制品业;石油加工、烧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
结合大连市临港工业实际情况以及港口优势,构建大连市主导产业产业链如下:
图1 大连市主导产业产业链图
Fig.1 The chain of leading industry in Dalian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