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不好情绪,有时候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工具没使用对

在大V店讲过大咖课的王芳老师在《最好的方法给孩子》一书中,专门有一篇叫《一个暴妈毁三代》,都是妈妈,相信大家对情绪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感同身受的


作为一个五岁孩子的妈妈,我承认自己属于“暴妈”的范围,父母、爱人说过我脾气火爆,碰到事情一点就着,连五岁的女儿都在一次我发过火以后,委屈地对我说:“妈妈,你的火气好大”


这深深地刺痛了我,我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为此,我看了许多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下载过许多情绪管理的APP,尝试过打卡、给自己奖励,但这些方法都于事无补,当情绪被激怒时,依然是控制不住自己


情绪管理本来就是一件难事,套用一句流行的电影台词:“懂很多道理,却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很多时候,我真的很想放弃改变,但一想到孩子委屈的表情,又觉得心痛


在继续尝试其他方法的过程中,有个宝妈给我推荐了王芳老师的“家长宝宝情绪表”,使用一段时间后,感觉整个人生都被照亮了


这是一张什么表呢?居然有这么神奇的功效? 这份表格有“妈妈情绪表”和“宝宝情绪表”各12张,每个季度换一个颜色,使用比较简单: 也许会有妈妈认为,这种用涂色表示情绪的工具不是很多么?这个表格哪里与众不同了? 这份表格最大的不同,就是让妈妈和宝宝的情绪有了关联和对比! 结合我之前看的情绪管理书籍,除了涂色,我还会在表格上添加文字(害怕、委屈、担心、郁闷之类)表示更详细的内容,使用这份表格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涂色版上我开心的时候,女儿也是开心的,我生气时,女儿表现得比较郁闷,我发怒时,女儿则是一副害怕和委屈的表情


有了这份对比图,增加女儿开心的笑容就成了我改变自己最大的动力,看着表格上我生气和发怒的天数越来越少,女儿开心的天数越来越多,我的暴脾气突然就被控制住了


所以听杨澜大咖课,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妈妈必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只有自己处在一个比较开心和健康的状态,才能给自己的家庭、孩子带来可爱的正能量


能管理好情绪以后,我突然发现以前整天抱怨时间不够用的状态不存在了,时间开始变得很充裕,心情越来越好,似乎成为了一个良性循环,我开始拾起以前丢掉的种种爱好,开始和孩子一起培养新的兴趣


说到兴趣,买“家长宝宝情绪表”时凑单的“好习惯养成表天鹅版”(真是凑单买的,而且还凑了另外一个给孩子使用的工具,先卖卖关子,后面会说,也是个利器 )正好派上用场: 这个就类似一个打卡功能,本来有很多打卡APP,但对缺乏自制力的五岁孩子来说,冷冰冰的打卡并不能督促她坚持做一件事情


因为之前给女儿讲过《丑小鸭和白天鹅》的故事,当我陪她养成新习惯的过程中她想放弃时,我都会问她:“你还想变成白天鹅么?”每次她都会满心欢喜地说:“想!”然后我就告诉她,按计划完成任务,给所有图案涂上颜色以后你就可以变成白天鹅了,这一招真的很管用,孩子的习惯就这样不知不觉养成了


使用这张“白天鹅打卡表”以后,她已经养成每天睡觉前把书本文具收拾整齐放进书包的习惯了


补充一下,这个产品有20个好习惯表格,方法得当的话,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不少好习惯,别说20个,能培养三四个也是极好的


接下来,要说刚才提到的利器了,还是王芳老师的产品,产品名字叫“包中宝”!话说,王芳老师,我给您打了这么多广告,能送个签名版《最好的方法给孩子不》? 这个名字有点拗口的“包中宝”是个什么东东? 这其实就是一个儿童版的“文件整理夹”,可能很多妈妈觉得,孩子还小,年龄稍大以后就会整理自己的文具了,所以任由孩子的书包里乱糟糟的,三天两头落书籍、落本子、落铅笔,可能也有些妈妈帮孩子代劳整理了,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我女儿用“白天鹅打卡表”养成的第一个习惯就是用这个“文件整理夹”整理自己的文具,让她的书包每天都是干净整齐,不会落东西,书本文具按位置归放到位,那些忽略孩子整理能力的妈妈和自己代劳的妈妈,你们还不心动么? 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归纳整理习惯,对她以后的生活大有裨益,这是一个越小年龄学会,对她以后生活影响越大的技巧


孩子需要成长,大人也一样,我见过很多妈妈在努力进步,但是不见成效(就如曾经想努力管理自己情绪的我),其实正如标题所说,有时候,可能不是方法的问题,是工具没使用对


今天的推荐就到这里吧,我要去想办法找王芳老师要签名版书籍了


这些工具妈妈们也想买?请按电梯直达: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