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二十六章 道教经文讲解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注解: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行为狂妄是谓轻躁姿情纵欲是谓飘浮轻以重为根本,躁以静为主宰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行军以车载战械与军饷者为“辎重”

因此,有道德的君子仁人,应事接物,一言一行,必守重静,常率其性,犹如行军运载着战械与军饷的车一样,不敢轻躁妄动

“荣观、燕处”是指声色、货利、荣贵、宴乐的胜境此境最易使人失性动心有道的君子遇此境,皆超然不顾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 君子仁人,处事接物尚且不可轻举妄动,何况理万民之生息的万乘大国君主,岂能轻举妄为,姿情纵欲,贪享世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