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
管理会计在我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是这一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对指导和改进经营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国情来看这一理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改进。管理会计理论的结构、研究的范围以及应用等多个方面还有待不断完善。还有就是理论和实践存在着脱轨的现象,没有真正重视到管理会计的应用。
二、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
1.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管理体制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
我们国家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是很完善,政府对于企业和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处于政治目的的干预,这样就使得我国发展管理会计理论的大环境与西方国家是不同的,致使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效果与西方国家是有一定差异性的,由于我们的这一理论是对外国理论的引进,也造成了一定的不适应性。
2.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不规范不完善
在管理会计的研究上,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存在着问题,都是注重了对于方法的研究而没有重视到对于理论结构上的研究,也忽略了对于整体性的把握。一个学科发展的基础是这一学科完备的理论体系,这是关系到其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由于西方研究没有重视到整个理论体系的研究,而我们国家对这一理论还停留在翻译介绍的阶段上,使得我们也停留在了这种脱离整体理论体系的研究上。
3.学术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缺乏兴趣,实务界不够重视
就这些年的观察来看,我国会计界的研究重点还是放在了财务会计这个方向上,比如对于环境会计和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对于这个方面的研究还是停留在本利的分析、预测以及决策还有绩效的评价和激励的机制上。对于这些理论这是简单地翻译引进不能进行对于理论整体上的总结和提升,在务实界在理论的应用上也得不到推广。这主要表现在财务人员的观念陈旧,管理会计知识水平较低,不能恰当合理只用管理会计的方法。
4.会计教育上存在着滞后性
我国的会计教育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这使得会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能带动这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在现行会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研究。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的主要趋势
1.成本计量的目的要多元化以及成本概念的结构要形成多维化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因此为逐步完善和健全起来,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这一主体面临着产品的经营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成本控制和考核分析。为了做好企业地预测以及决策和计划等目的,就要建立起一套规范合理科学地计划成本和标准成本以及目标成本、责任成本的计量制度,这就提出了一个相对较高的要求就是我们不仅要得到本企业多年以来的成本资料还要尽量多地掌握外国本行业的成本资料。
2.目标成本法以及作业成本法会成为应用上的一大主流
作业成本以及目标成本目前在我国的理论界已经有了基本的定论,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应用实践方面也只是停留在小部分的制造行业之中。实际上作业成本法相对于其他行业也是同样适用的。我国的企业现在还是采取着品种较多、批量方式较小的生产方式,如果这大本分企业能够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成本计算方法和管理方法,不仅能够为企业地发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增强企业地核心竞争力,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建设。
3.将作业链分析作为基础,逐步迈向战略成本管理的价值链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让全球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我们的发展面临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更好地适应这样的发展变化我们要逐步引入战略管理思想。作业管理主要是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在顾客那里来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的设计、生产以及销售上都用一个价值链来标识。这个价值链就是要沟通好与销售商的关系以及和顾客之间的关系。
4.非财务和财务的指标上的平衡会成为在管理会计的绩效考核中的重要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个指标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有些时候会给企业带来一些相对虚假的投资信号,这样也在一定程度对有些部门的实际业绩有了掩盖性。而且如果只重视企业的投资效果就会出现忽视消费者的满意度以及产品的质量的问题,这样也是不科学合理的。未来的管理会计中,人们会从价值分析链进行分析,将投资回报率与顾客的满意程度和产品的质量以及其他非财务信息进行结合。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