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近几年来政府投资审计领域中比较推崇的一种审计方式,与以往的建设项目工程结算审计或竣工决算审计相比,更能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促进建设项目管理顺利进行、提高投资经济效益等,其成效更大、效果更好,本文通过公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概念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公路建设跟踪审计的方式及其机制,旨在更深入地探索高速公路跟踪审计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监督、防范作用。 一、公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概念及其特点
(1)跟踪就是及时介入,就是服务,审计才是目的,审计的本质是监督,所以,跟踪审计真正体现了服务与监督的职能。建设项目国家跟踪审计,就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接受委托或者根据授权,运用工程、审计技术,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建设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监督、分析和评价的过程,目的是完善建设项目管理,促使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进而提高投资效益。
(2)公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特点:1.跟踪审计关系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就是指项目建设前期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竣工交付阶段;2.建设项目时间持续长、跨度大。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交付,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重大项目一般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3.审计内容的范围带有针对性。跟踪审计的针对性体现在项目的选择上,选择时要注意针对经济形势变化的趋势、可能发生的风险来确立跟踪审计项目,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4.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跟踪审计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重要环节及时介入审计,发现和评价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有关部门纠正偏差,以实现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与控制。
二、公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式及其机制
(1)在公路建设项目开工以前,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招投标程序及其结果是否合法、有效;2.检查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是否合格齐全。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等文件;3.检查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合规、公正,是否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相一致;4.检查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否落实到位,建设资金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当年应完成工作量的需要;5.检查各种规定的费用是否按规定及时缴纳;减、缓、免手续是否完善,是否符合有关规定;6.检查征地或拆迁补偿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关评估、计价是否合规、合理等。
(2)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建设项目施工履行合同的情况。检查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单位是否认真履行合同条款,有无违法分包、转包工程;2.检查项目概算执行情况;3.检查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并执行了各项内控制度。如工程签证、验收制度;费用支出报销制度等。4.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应该督促、指导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项目建设规范运行、建设资金合法使用;5.检查工程设计变更、施工现场签证手续是否合理;6.检查工程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7.检查建设资金到位情况是否与资金筹集计划或投资进度相衔接,有无大量资金闲置、或因资金不到位而造成停工待料等损失浪费现象。
(3)在建设项目竣工交付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建设单位管理费的计取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费用支出是否符合“必须、节约”的原则,有无超出概算控制金额的情况;2.检查国家、省、市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3.检查各级政府给予该项目的优惠政策,相关部门是否贯彻执行;4.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将优惠政策全部用于建设项目上,有无以各种形式转移优惠政策从而加大建设项目成本的情况。
三、公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具体实施
(1)把握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
跟踪审计作为一种绩效审计模式,应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本等多方面要素后研究确定审计介入的时间。
(2)把握跟踪审计的关键环节
建设项目的关键控制点一般表现以下几个环节:前期决策;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准备;隐蔽工程验收;各主体工程部位验收;材料与设备的采购;工程款的支付;重大变更;竣工验收等。
(3)充分整合跟踪审计资源
在跟踪审计资源的利用上,要实现政府审计机构、中介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