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用工管理现状 一是建立人力资源计划管理制度。建立计划管理体系,劳务派遣用工实行统一计划管控,并按照负增长原则严控用工管理,利用外委方式,逐步降低劳务派遣用工比例。
二是统筹调配内部人力资源。健全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通过“对接机制”解决岗位缺员,通过“AB岗”模式解决临时性缺员,采取培训项目制模式解决关键岗位缺员,通过建立助理制模式解决人才培养问题。
三是开展劳动用工制度建设。制定劳动合同管理、劳务用工管理和人员对接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劳动用工。
四是开展业务委托。统筹开展业务外委,与系统外单位承揽非核心业务,降低用工总量。
五是加强人工成本管控。严格规范人工成本列支渠道,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严格按照公司分解下达的年度培训计划掌控预算资金。
二、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措施
(一)统一劳务派遣计划管理
统筹各类用工管理,将劳务派遣用工纳入运营监控计划管理机制中,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针对中心劳务派遣用工比例偏大的问题,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关办法。中心面对“一保两服务”的特殊职责,推行“三个统一”,统一培训;统一用工方式;统一管理。达到“三个百分之百”目标,即餐饮服务满意度100%、客房服务满意度100%、会议服务满意度100%,为公司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统一劳务派遣用工岗位范围
在《公司劳务派遣适用岗位名录》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的实际情况,分类分层对劳务派遣岗位设置进行细分,按照同一岗位使用同一种用工的原则,统一劳务派遣用工岗位范围,由于管培中心所有劳务派遣均在服务岗位,近期将启动业务外委模式。
(三)统一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方式
加大劳务派遣用工的培训开发,依据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的要求,对劳务派遣用工进行培训开发,确保劳务派遣人员技能水平适应中心发展。中心定期进行岗位能力培训和专业大比武活动,对新上岗的劳务派遣人员,依据岗位工作要求进行不少于
1周时间的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岗位技能、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经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培训不合格的应重新培训或退回派遣机构。
(四)完善劳务派遣用工信息化管理
规范、完善劳务派遣用工台账,及时更新劳务派遣用工数据,全面掌握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基本信息、变化调整、岗位分布等情况。
(五)强化劳务派遣用工绩效考核。
制订具体、量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考核劳务派遣用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及能力。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在核定的费用总额范围内建立与考核结果挂钩的费用支付机制,建立与考核结果挂钩的工资制度。
三、建议
1、立足管培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围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岗位对接”模式,为员工搭建平台,挖掘潜力、实现突破,有效盘活人力资源存量,逐步解决关键岗位缺员矛盾,拓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岗位对接”模式,改善人才结构,“1+1”能力转型,提升管培中心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2、按照依法合规、分类规范、确保稳定的原则,以业务委托为主要途径,对不同业务类型采取不同推进方式,逐步建立主业直签合同为主,业务委托为辅的“1+1”用工体系。
3、针对现有劳务派遣人员现状,建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开发机制,拓展兼职岗位应用范围,实现绿化保洁一体化;解决缺员情况下的替代性;发挥长期职工作用,逐步减少对劳务派遣岗位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