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财务管理已成为加强施工企业管理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依然存在着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这也成为制约施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一、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企业资金合理使用
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筹资、融资和投资。具体到施工企业就是要在企业内合理、科学地配置各项资金、节约成本、降低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很多施工企业陷入发展的困境,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财务管理,只注重于企业承接大项目、扩大生产规模,不计成本盲目进行投资,使得资金投入过大,成本投入失控,一旦市场发生变动或是企业决策出现失误,企业就会陷入困境,无法正常运营与发展。
2、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财务管理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与财务数据的汇总分析,明确企业资金的投入与产出以及利润实现的过程,从而发现企业的各项资金与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施工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企业运营中的各个环节是否顺畅,进而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企业完善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益。所以,财务管理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意义[1]。
3、有利于合理分配利润
利润的分配是企业筹资、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也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良好的企业,才能制定出恰当的利润分配政策,这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尤其能激发投资者对施工企业持续甚至扩大的投资热情,从而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4、有利于企业对市场信息做出及时反应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施工企业对市场信息的依赖越来越高,施工企业要实时收集到市场的各类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对企业的发展策略、经营行为进行调整。在市场经济下,全社会的资源是共享的,所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占据发展的优势,就要及时收集到相应的信息,以占据到相应的资源。而这些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企业全程经济活动的监控、汇总、计算、分析等,财务管理的职能正好符合这方面的要求。
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管理不重视
很多施工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只重视生产、安全、质量和进度,对财务工作并不重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记账、报帐阶段,认为财务的职能仅仅是收款和付款,财务管理只是一种事后管理,普遍存在着企业效益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算出来的意识,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企业各方面的发展结果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都体现在财务数据中。
2、
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财务管理的作用是否能够在施工企业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决定因素还在于施工企业是否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只有规范、系统、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才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目前的调研数据来看,大多数的施工企业都有一套完整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但是这些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管理内容单一,只侧重于成本、支出等方面的审核,而对于预算、资产管理等重要方面并不重视或者是没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内容。还有部分施工企业虽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但企业领导层权力过大,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使财务管理中的监督职能形同虚设,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产生极大的隐患。
3、
资金管理分散
施工企业存在着施工项目多,分布地域广,资金分散且流动性大的特点,这些特殊性的存在,则造成了资金管理分散,这种情况会使企业对资金的掌控不力,造成资金管理、调配、使用不到位。资金分散管理的后果就是有的项目资金会有大量闲置,而有些项目则会出现资金紧张局面,不利于企业对资金进行整体调配[2不能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造成资金成本加大,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
4、
成本控制较弱
近几年来施工企业发展迅速,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多数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对施工成本的控制还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肤浅而又表面化,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对成本控制都是依据经验进行的,缺乏科学的预算,未能考虑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则算,从而导致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