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园林绿化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论文下载

一、


园林绿化行业现状
  目前园林绿化行业的现状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小、高、低、乱。
  1、小:总量有限是园林绿化行业的最明显特点。与台州市每年动辄上百亿的土建工程及道路工程相比,园林绿化行业显得有些渺小。2014年,台州市三区六县公开招标园林绿化工程量为116999万元,其中:50918万元仅限园林及市政双资质企业参与,余下的66081万元中的34077

万元又仅限一级企业参与,园林二级资质企业能够参与的投标量仅为32003万元,况且其中的14108万元要与台州市内50家三级企业、20家同级企业、6家一级企业进行竞争。因此,在不考虑外地企业参与的情况下,2014年台州市园林绿化一级企业的平均中标量为8000万元左右;二级企业的平均中标量仅为2012万元;三级企业的平均中标量不足180万元。不及同类市政或者土建施工企业的10%。
  2、高:利润相对比较高是该行业给社会的大致感觉。确实,相对于土建及市政工程行业,园林绿化行业无论是材料定价,还是最终利润体现一般均高于上述兄弟行业。这是由园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园林绿化行业主要用料为各类活体植物—苗木,园林绿化工程所用苗木品种杂、数量大,极大部分苗木需要长距离运输。运输、种植或者后期养护某一环节稍有不慎,会大批死亡。所以,主管部门在制订苗木信息价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苗木的运输成本、税金及苗木的成活率,一般以市场(萧山中国苗木城)上车价的150%作为信息价,苗木信息价与市场价的价差比较大(苗木价差平均在50%,钢筋水泥价差一般在5-15%之间)为园林企业赢得较高利润创造了条件,这是其一;第二,苗木品种多,可替代性强。如果某种苗木价差小,一般施工单位会建议业主更换效果相近且价格较低的品种替代,业主一般也能够接受;第三、相同品种同等规格的精品苗与大路货苗木价格相差远殊,给施工单位以次充好留下了比较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只要园林施工企业能够将苗木的死亡率控制在较小(5-10%内)水平,利润自然就比较高。
  3、低:进入低风险及低门槛。占建筑安全事故总数90%的三大伤害:高处跌落事故、坍塌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基本不存在,因此,进入风险比较低。
  在行业进入门槛方面,几百万元的绿化工程项目只要有一个肯吃苦的施工员就基本能够解决,无需很多人员或者设备。即使自己没有园林公司,只要有业务渠道,资质随时可以在社会上借到,俗称挂靠,一般只要交2个百分点的管理费就行;没有技术力量,可以随时从社会上聘用,因为园林施工企业普遍面临开工不足的窘境,人员有富余。因此,该行业进入门槛极低。
  4、乱:首先一小(总量小)一低(安全隐患低)一方面导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行业管理不是很重视,对挂靠等违规行为采取挣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态度;另一方面也导致大量新农村建设的乡镇绿化或者被化整为零、或者被暗箱操作,没有进入政府招投标平台;即使进入政府招标平台的项目,200万元以下的,各县市往往仅限当地企业参与。
  其次一高(利润高)二低(进入风险低、进入门槛低)导致这一行业进入者众多。据最新统计,目前台州市已经有园林绿化一级施工资质企业6家,二级施工资质企业20家,三级施工资质企业50家,各地还有不少自己不办公司,挂靠其它公司承接绿化业务的个人。导致行业竞争更加无序。
  二、国有控股园林绿化公司的优势及劣势
  从理论上讲,国有控股园林绿化企业与一般民营园林绿化企业相比,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背靠政府机关,尤其是背靠建设主管部门,有相对稳定的业务渠道,这类企业即使不参与对外投标,业务也基本源源不断。
  二是大部分国有控股园林绿化企业是该行业的元老。各地最早成立的园林绿化公司大部分是国有或者集体性质。因此,它们具备先入优势,无论是技术力量或者资金、设备非一般后入民营企业可比。
  三是国有控股园林绿化企业相对一般民营企业而言,比较讲信誉,而且履约能力强,业主相对放心。
  同时国有控股园林绿化企业的劣势也是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实际税负远高于民营企业。主要表现在工程材料采购环节。
  二是运营成本偏高,企业负担偏重。
  三是决策及运营效率相对比较低下(规范管理的代价)。
  四是经营机制相对僵化。而灵活、高效、大胆的经营机制(往往不择手段)是民营施工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作为以依法经营为底线的国有企业天生就不具备这种“核心竞争力”
  三、国有控股园林绿化企业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