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研究——兼对沛县沛成镇会计集中核算的调查 论文下载

一、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及现状
1.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
    


乡镇会计集中核算是指乡镇财政部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各单位不再设立会计机构,不再配备会计人员,取消各单位的银行账号,各单位只设报账员,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委派,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是融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形式,实行“集中核算,分户管理”。
2.沛城镇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现状
  沛县城镇会计核算中心2000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中心设4个会计岗位,包括主管、记账、稽核和出纳,统管对象包括镇级所有行政单位、统计站、审计所、劳服所、计生办、农经中心和农经中心等15个事业单位和沛县城镇所属的各个中小学校。资金范围包括:财政拨款、专项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收入。按照单位收支自主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管理不变,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
二、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的优势
1.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等从用人单位分离出来,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敢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同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解决了一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户设置混乱,银行乱开户等问题。通过会计业务交接,清理收回了单位的许多个人欠款,对随意借用公款的现象有所遏制,解决了单位长期遗留的财务问题。
2.强化会计监督,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贪污腐败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后,会计核算过程由过去的“暗箱操作”变成为现在的“阳光作业”。各单位的收支都必须通过会计中心账户,在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公开监督下进行。一方面,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一些超标准、不合理的支出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加强日常监督,严格按照有关财务管理的规定进行业务审核,有效的遏制了不正之风和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对预防和制止违法乱纪行为,严肃财经纪律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1.少数部门和单位对会计集中核算有抵触情绪
  沛县城镇会计核算中心在成立时也遇到了此问题。毕竟会计核算中心的成立是对会计管理体制的一种深层次的改革,必然会涉及到各单位的利益,特别是制约和限制了单位负责人财务使用和审批权力,触动了单位小集体利益,他们认为财务的管理是单位内部的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削弱了他们手中的权力。
2.会计业务工作运行程序复杂,工作效率较低
    

沛县城镇会计核算中心对基层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报账程序是,业务经办人签字——所在单位负责人签字(业务发生额在1000元以内的由系统负责人签字,1000元以上的由乡镇分管财贸的负责人签字)——会计核算中心稽核会计审核——核算中心的记账会计出申请拨款单——总预算会计审核后拨款——出纳会计收到拨款后付款。上述审批手续且不说在其中某道程序上受阻,即使是全线畅通,办完这些手续,也得需要花费许多时间。
3.会计监督职能相对弱化,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成立会计核算中心虽然明确了会计人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但由于他们的政治、经济利益大多与所服务的单位脱钩,致使一些会计人员很难积极主动地为单位经营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工作效率不高,影响了单位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违法违纪及乱开支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很好的履行监督职责。  此外,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考核奖励、职责权限,再监督方面的制度也亟待健全。
四、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
1.制定派法律法规,增强会计委派制的法律依据和效力
  目前,各地制定的会计委派管理办法主要是以当地财政收入的收缴为基本出发点,以委派会计人员对单位收支监督为手段而自行制定并实施的临时性制度,反映财政的意愿和利益较多,而对被委派单位的意愿和利益则考虑较少,很容易造成被委派单位和委派人员之间的矛盾。所以有必要尽快制定全国性的会计委派法律法规,把会计委派机构、委派人员和被委派单位各自的职责权限和义务等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保障会计委派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此外,对当前法律法规之间的不协调之处也要尽快完善,以适应会计委派的顺利进行。
2.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的后续管理机制
  要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会计人员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