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东胜地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文下载

近年来随着东胜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住宅小区数量急骤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东胜地区物业管理工作取得长足发展,逐步向精细化迈进,物业企业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完善,物业水平得到提高,伴随着东胜城区的迅速扩张,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通过认真细致调研走访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业主委员会和业主,了解东胜地区物业管理现阶段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具体解决措施对策。
 


一、物业管理现状
物业服务现状:东胜区住宅小区530个,其中有专业化物业服务的小区267个,居民自治小区263个。专业化物业服务小区较好,房屋设施完善,技防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业主总体满意;居民自治小区仅能维持环境卫生整洁,物业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物业监管模式是专业化物业服务区房管局监管,居民自治小区由所在街道办事处监管。
物业企业现状:东胜区物业企业211家,其中二级资质8家,三级资质22家,四级资质168家,外地物业服务企业13家。60%企业运行正常,物业服务较好,经营基本持平;40%企业亏损经营,服务状况较差。
二、物业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房屋遗留问题无法化解,影响企业运营
 目前,东胜地区有近138个住宅小区不同程度存在房地产工程遗留问题,主要表现在小区水电暖、电梯、停车场、消防、技防设施损坏等公共设施不完善;还有墙体裂缝、墙皮脱落、楼顶渗水、地面下沉等房屋基础设施损坏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业主的切身利益,成为小区业主投诉焦点问题,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转嫁到物业企业,直接影响物业服务水平提升。
(二)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物业服务水平提升难
目前我区老旧小区共有255个,2011年起政府陆续对部分老旧小区的基础配套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并且取得实效。据统计,东胜地区无物业的单体楼160个,由于小区不成规模,设计标准偏低,配套设施不全,业主流动性大,导致物业企业不愿进驻管理。
(三)服务费收缴率低,企业经营困难
目前,东胜区整体物业费收取率偏低,东胜区专业化物业服务的住宅小区,物业费收取率30%-40%的小区127个、55%-60%之间的小区123个;能达到90%的实属凤毛麟角。物业费收取困难,造成企业运营难,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降低物业服务标准,缓解企业运营压力,另一种是服务期满后被迫退出物业服务市场,导致小区出现无人管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局面。
(五)服务品质欠佳,物业合同粗略
在实际物业合同签订中,没有固定的合同范本,物业企业对业主需求了解不全面,加上物业企业急于拿到项目,草率签订合同,该约束内容的没有写入,容易产生矛盾。另外部分物业企业经验不足,不按照物业合同提供相应服务,业主投诉不能及时处理,物业从业人员参差不齐,服务态度差。
(六)监管职能不明,建管职责不分
物业内容包罗万象,问题最棘手、最难缠,部分职能部门不愿接手处理,只靠主管部门,根本无法解决。现行物业监管模式,物业监管职能交叉,专业物业企业进出平凡,导致部分小区物业服务无人管理。另外,前期物业项目多数是开发商的子公司,致使开发商与物业企业之间的职责混淆,容易让业主把两家捆绑,以拒交物业费对对抗物业企业。
三、提升物业管理对策
政府:加强市场监控,完善规章制度
为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确保物业市场的运转,有效化解物业矛盾,形成物业服务有法可依的环境,尽快修改《东胜地区物业管理实施细则》,重新出台物业管理的新配套办法和政策,对企业和行为的权力义务进行明确规定,让有章可循制度来规范物业市场。
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发挥自身职能,强化市场监督指导作用。一是成立解决房地产遗留问题工作小组。为业主解决各类房地产遗留问题,化解业主与开发商、物业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组建解决工程质量遗留问题工作组,各部门共同配合,督促开发商通过修缮、补偿等方法限期处理遗留问题。二是加大对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升级力度。重点解决排污、给水、供热管网老化、屋顶漏水等问题,逐步完善小区设施,引进专业化物业服务小区。三是严格执行物业企业准入制度。加强对物业资质审核,规范市场招标,提高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机制。四是推行物业服务菜单式收费办法。建立服务标准规范、收费公开透明、按质论价、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收费机制。五是新旧搭配管理,培育物业集团。鼓励中小物业企业,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发展大型物业集团,逐步淘汰服务质量差、信誉低的物业企业,摸索“高档普通”、“新建老旧”小区捆绑式服务。六是建立常态化物业服务企业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