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零售企业主要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论文下载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不确定因素致使企业财务活动上出现问题,导致企业资产的损失、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在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活动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企业应该充分认识自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加以预测、防范、控制,规避风险,避免给企业带来损失。
  
一、


商业零售企业主要财务风险
1.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不高,资金结构不合理
  广义的营运资金是指一个企业投入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总额,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占用的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指某时点上的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我国目前的零售业营运资金管理普遍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有,资金严重沉淀,利用率不高;欠款回收难,导致形成坏账;应付款过多,经营过度依赖短期负债,处于利用供应商的营运资金进行周转的状态,负债的偿还具有风险;零售企业库存商品多并且经常有大规模的投资,一旦企业资金周转缓慢,变现能力低,可能会造成资金链断裂,使企业陷入债务危机。
2.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监督工作不到位,财务内控工作流于形式
  一些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内部监督制度,导致内控管理工作虽有实无,一些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流于形式,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贯彻执行不到位。随着新业务的开展或工作方式的变化,内部管理制度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对新业务进行有效的指导或监督,内控工作的建设和执行不力,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隐患。
3.库存管理水平低,存货周转率低
与国外先进的零售企业相比,我国目前的零售企业库存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存在库存结构不合理、畅销库存断货、滞销商品长期积压、存货周转速度慢、周转率低等现象,长期占用企业大量资金,无法有效实现资金的周转。  此外,由于库存管理制度不完善,盘点不及时,管理人员松懈,导致库存商品非正常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4.缺乏科学的决策分析机制,投资决策失误
  由于对政治、经济环境,市场形势判断不足,导致商业零售企业盲目进行规模扩张或店铺定位偏差等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由于企业的高层领导者缺乏科学的风险意识和决策分析机制,资金使用不合理,一旦市场低迷,造成的后果可能不仅仅是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忽略了资金的机会成本,很有可能致使企业的资金链断裂,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营风险。
5.促销活动缺乏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业市场,开展有特色的促销活动已经成为各商家抢占市场份额、提高销售业绩的最有效手段。促销活动的成功与否,已经成为影响零售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的零售企业在促销活动前,大多是为了进行销售而促销,迎合大众心理,进行价格上的打折、返现金券、抽奖、赠品等形式的促销活动。在促销方案设计时,未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配比原则,未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是利润的实现和最大化,企业进行促销活动时营销费用投入过大,高投入、低产出,企业往往只是白白吆喝一场。企业应在促销活动前科学合理的进行税收筹划,争取低投入、高产出,使营销方案的执行更切实有效。
6.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低,风险意识薄弱
  财务风险贯穿在企业整个经营及财务活动中,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的财务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风险意识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对经济业务无法进行综合性、全面性的思考,无法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从而对风险进行防控。
  
二、

商业零售企业应采取的主要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1.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货币现金收支及保管业务流程,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分离,加强款项收付业务的稽核和岗位间的相互制约。严禁坐支销货款,所有经济业务保证收支两条线,杜绝私设小金库、体外循环等行为发生。内部审计部门及财务部门应加强对上述行为的监管,一经发现,必须严肃查处。
  商业零售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销售现款多、金额大,销售资金的安全存放及运送成为必须重视的工作。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争取上门收款业务,并建立防盗、防抢等安全保障体系,贯彻安全防范意识。
2.加强库存商品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
  实现商品销售是商业零售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库存商品的管理是零售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商品库存期限直接影响商品周转速度,企业应建立库存商品管理制度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