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成本的概念
质量成本是指为进行以控制质量为目的的作业活动而发生的费用以及由于质量不合格而给企业增加的额外开支。也就是说,质量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质量控制成本,一类是质量失控成本。具体而言,质量成本包括四种类型,分别是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差错成本和外部差错成本。其中,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控制成本,内部差错成本和外部差错成本属于质量失控成本。
(1)预防成本是为防止成产出不合格产品而发生的成本,例如:产品质量培训、供应商评估和选择、质量监督等作业的成本。
(2)鉴定成本是为了检测出不合格产品而发生的成本,例如:产品检测费用、质量审核费用以及顾客满意调查费等。
(3)内部差错成本是产品交付给顾客前因检测出不合格产品而承担的成本,例如:残次品成本、返工成本、因质量原因造成的工序等待的时间成本等。
(4)外部差错成本是产品在交付给顾客之后因检测出不合格而承担的成本,例如:退货成本、质量低劣而减少的销售、保修费用及降价损失等。
2.质量成本控制研究的背景以意义。
在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汽车召回事件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是2010年丰田汽车的召回事件。 2010年10月21日,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53万辆问题汽车。召回事件给丰田带来的直接损失将高达23亿美元。还引起了国内外销售市场的萎缩,丰田公司信誉的丧失,丢失了品牌利益,使丰田遭遇巨大的信任危机。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质量一旦出现问题,质量成本损失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因此,企业进行质量成本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成本控制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与运用,其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还没能够真正意识到质量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更没有发现其对加强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质量成本控制对现代企业来说有着现实的、深远的影响,我国的一些企业对质量成本的管理控制理念进行了推广与运用。
其意义在:
(1)质量成本控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如果现代企业在质量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能够严把质量关,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就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质量成本控制对现代企业在经济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如果现代企业能够合理、有效地应用质量成本,并保证产品的质量,企业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就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获得顾客对产品的好感。
(3)有利于管理层掌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决策。通过质量成本计算与分析,管理层能看到各项费用所占的比例,具体地了解产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而对质量管理做出决策。
(4)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目前,随着顾客对产品使用要求和质量要求要求日益提高,为了增强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成本控制有利于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为消费者生产满意的产品,从而降低成本。
(5)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企业通过产品的质量成本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外部差错成本,获得一定的品牌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3.进行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的措施
(1)加强产品开发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设计是产品开发的第一步,如果设计出现问题就会有“先天不足,后患无穷”的问题,失败的设计会带来成本的增加,也会对后阶段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带来损失。所以要严把设计关。
(2)加强产品生产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在生产阶段坚决抵制以次充优,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每个员工要提高工作效率,一次性做好本职工作,避免由于返工带来的成本的增加以及售后的退货成本。从而降低成本。
(3)加强销售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增加员工对产品的了解,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培养忠实的用户群,降低产品的隐性质量成本。
(4)有效利用信息系统。采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质量成本控制效率信息化是企业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管理与经营绩效的有效手段。质量成本数据由各生产部门分别录入信息控制系统,包括物料成本、生产进度、原辅料库存、预防成本、内外部故障成本等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准确的把握市场需求方向,贯穿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收集质量成本数据,分析汇总数据,找到降低成本的最佳切入点,从而降低质量成本。
结论:综上。质量成本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