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变革,对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要创建健全预结算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实现以收定支,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1预结算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项目预结算实务理论还不很健全,众多工程项目管理者因为预结算非常复杂
或者不知怎么进行预结算,无能顾及,从而阻碍对项目预结算的顺利进行
同时,很多项目也败在资金预结算的节骨眼上,没有认真准确地进行资金预结算,导致资金链中断,项目中止,不仅浪费各种资源,而且给投资者及相关利益主体造成巨大损失
这是传统资金预结算普遍存在的缺陷
另外工程项目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预算和概算相混淆,只有简单的概算,对预结算的要求不高不严,认为预结算太复杂,太耗时,形式主义严重
将预结算与计划相混淆,只有年度综合计划,没有根据总体预结算分解到月份或季度预结算,不足以实现其管理与考核职能
1.2预结算编制基础薄弱,成本预结算没有按照成本动态进行分解,单纯依靠历史数据和主观判断;一些项目预结算下达,往往只是经过经理层讨论、领导办公会通过后就下达,这样必然造成业务部门对预结算执行感到难以操作.造成预结算难以执行
1.3在传统预结算中,基本直接费是从预结算定额中取得的,其他直接费是从基本直接费中按一定系数计算出来的,管理费和利润是在直接费基础上按取费系数提取的,规费和税金是按有关规定计取的
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信息和价格不真实,会误导企业管理,造成投标报价上的风险
1.4(预结算缺乏弹性化管理,预结算体系不能是僵化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项目应该在工程进展中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整
最好采取半年调整(调整的频率应该视预结算的执行情况而定)或年度调整,使当初预结算确定时未能预见的市场或内部环境的变化因素及时纳入考虑范围,使确定的目标更加结合实际
1.5缺乏相应的预结算考核制度,造成企业预结算编制与执行相脱离,重编制、轻执行
预结算不能成为企业的“硬约束”,使预结算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一些项目管理者虽然认识到预结算管理的重要,却没有真正理解预结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不知道如何实现预结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有效整合,这必然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带来与预期相悖的效果
1.6在分析预结算执行情况时,仅将预结算执行情况与预结算值做简单的比例计算,而没有对预结算差异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难以确定预结算差异产生的原因,无法把预结算执行情况与企业经营状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2 工程预结算的主要控制措施 2.1 创建健全的预结算管理机构,完善预结算各项制度 首先,建立起一支有实践经验,又具有专业知识的预算队伍,充分发挥预结算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的全预算管理机构
其次,制定行之有用的预结算管理制度和原则,并与奖惩挂钩
这样不仅能调动预结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可以使预结算管理有章可循,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2 加强工程投资计划管理 对工程预算内的建设投资计划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分级管理,投资的总额和分区投资由国家进行规定
所需资金分别由中央财政预算和地方财政预算拨给,贷款收回也是上交给相应的拨款机构
另外,建设单位在建行开户时,要将项目建设计划、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包干合同等提送给银行,便于银行对工程造价进行监督管理
2.3 严格执行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基本准则 在实际的预结算管理工作中,管理措施的制定和落实要严格按照基本准则来执行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预结算方案,往往存在一些与相关准则相背离的部分,这时就要求管理人员熟悉和精通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基本准则,去伪存真,消除误差,制定出正确的工程预结算控制方案
3 进行工程造价预结算控制的要点 对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质量控制,具体来说,可以分预算的管理控制和结算的管理控制
3.1 预算的管理和控制 加强预算管理,实现以收定支,努力降低成本,争取最大效益
预算质量的高低主要从加强复核、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变化进行造价调整等方面进行管理与控制
3.1.1 施工图预算的复核
复核是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工程预算编制完成或主项目计算完毕的情况下,对所编制的预算内容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核对,及时发现差错、漏洞,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