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日本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一日三餐中至少有一餐是外食。外食已经发展成为了日本的一种文化。外食不仅为了吃饱肚子,更重要的是为了享受天伦之乐、接待交际。可以说,外食在满足了日本人饮食需求的基础上,还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一、外食产业概念
1973年,日本工业首次提出了外食产业这一名词,意味着饮食行业正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逐渐摆脱了“待客营业”的阶段。日本外食产业是由及提供餐单位以及饮食店构成的。按照标准可以将日本外食产业分为八种:饭馆、食堂、餐厅、寿司店、夜总会、茶馆、荞面条面馆、小酒馆等;并以餐桌、柜台、自动售货机、送货上门等服务方式为主。日本外食产业除了提供饮食产品之外,还提供与之相对应的感觉价值,即适宜的气氛与良好的服务等。
二、日本外食产业的特点
1.日本外食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
据不完资料统计,现阶段日本外事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达到了430万人次,其中,女性从业者占到60%的比例。日本外食产业网点已经超过了80万个。而且,外食产业劳动密集型强的特点,决定了其人员雇佣能力非常强,积极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大幅度促进了日本劳动力就业等问题。外食产业这种强大的带动作用,已经受到了日本政府以及上下界的高度肯定与普遍重视。日本外食服务协会统计,日本外食产业年消费原材料已经超过10兆日元,原材料成本约占日本外食产业的38%左右,农产品消费量达到250万吨,强有力的促进了日本农业以及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2.日本外食产业极具规模
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其人均GDP总额已经超过了3万美元),外食产业每年的总营业额折合人民币约2万亿元,其销售总额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销售总额,其销售总额约是汽车销售行业的1.5倍,百货零售行业的1.5倍。日本人均外食消费额每年约在20万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为1.5万元左右,这一点远远超过我国人均外食产业的消费额。在日本整体的外食产业营业额中,饮食店的消费额比重最多,约为60%左右;集团供餐约占15%左右,宾馆饭店约占15%,饮料主体部门约占10%左右。虽然日本人口总数不足我国的人口总数的1/10,但是日本外食产业的范围非常广,营业额数量惊人,远远超过我国餐饮行业总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除了日本外食产业口径大之外,其价格也是比较高的。据统计,日本每人每餐的外食消费额约在500日元左右。
3.日本外食产业越来越注重“个性化”需求服务的提供
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的中小企业不断增多,企业之间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断上升,进一步削减了大企业的“垄断”局面。为了更好的赢得市场销售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单调、统一的经营模式中解脱出来,日本外食产业越来越注重“个性化”需求服务的提供。结合不同顾客的口味、年龄、兴趣爱好等,积极调整经营方式,食品创新力以及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大幅度上升,高附加值产品种类增多。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日本外食产业销售形态以及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在具体的企业经营过程中,快餐、送餐、熟食外卖的销售额大增,节假日的销售额大幅度提高,而且茶餐厅、啤酒屋、家庭餐厅倍受欢迎。另外,店铺的经营方式更多的表现在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方面。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规模产业化的发展,将会激发外食产业之间的并购行为。
4.外食已经发展了一种文化
现阶段,日本外食市场上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日本人外出就餐的数量大幅度上升,在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转变的前提下,使得熟食采购以及在外就餐的人口数量上升,在家就餐的人口比重下降。日本外食的销售总额约占到全面销售总额的45%。二是外食店铺、企业不断增加,而且相关研究资料统计,日本年轻人开店的热情指数超过了105.8%。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日本外食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日本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成为人们闲暇娱乐的重要组成,而且日本外食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进一步带动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启乾.日本外食产业与快餐业发展的启示[J].昆仑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