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新时期,城市中的各种民用建筑、公用建筑等层出不穷。该类建筑的构建,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住房需求。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该类建筑的安全系数、居住舒适度及使用年限等问题也予以了高度关注。为建立更多造价成本低廉、质量优越、舒适度高的建筑产品,就必须重视和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通过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来改善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当下,随着房屋建筑工程数量及规模的增加,对工程的建设水平、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负责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在工期上变得紧张,很多单位在建设中被迫缩短施工周期,因为未能做好前期的勘察、准备工作。另外,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其施工质量往往会受到周边地质状况、水文及气候等因素的限制。假如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没做足,建设单位也就很难真正了解和把握实际的施工情况,其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也会增加。这样一来,整个工程的工期便会延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难度会相应地增加,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
(二)正式施工阶段
1.施工队伍专业技能不强,施工带有一定盲目性
我国当前的建筑业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专业技能和理解能力不高,无法全面了解和看透工程质量问题,同时也未树立强烈的施工安全观念。在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对图纸不了解,施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施工图纸未能通过会审,便擅自施工,这些都将带来一系列安全事故。
2.机械设备、原材料管理不严,资源利用率低
实际施工中,机械设备、原材料管理等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机械设备在使用、维修及调拨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规范制度,通常都是进行口头式管理,这就导致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出现各种问题。原材料采购方面,也未形成规范的采购流程和采购供应计划,大部分都是管理人员简单估算而定,且施工现场人员通常不能实时掌握原材料的使用状况,这无疑降低了施工现场资源的利用率。
3.施工监理不到位
工程项目未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质量管理职责不明确。监理方未在公平、透明的状态下开展工作,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大多只是走马光华、过过形式,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施工单位则只想尽办法偷减材料,或滥竽充数等,这不仅影响了工程质量,也给施工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更多安全隐忧。
三、完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建议
(一)严格审核施工企业资质,完善现场施工安全机制
要定期对全部施工人员开展知识及技能培训,要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章程及相关规范,并分派专人来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负责,应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完善施工问责和民工准入制度,做到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应持证上岗,避免各种违章行为出现。
(二)强化材料质量控制,落实工程监理制度
在房屋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的占比高达60%-70%,为此,
我们从经济、质量两个方面来对其展开评估。第一,在工程施工前期,应编制相应的材料采购计划书,并将所有材料备齐,避免工期延误。第二,购置材料前,应实现了解和检验其质量,做到从本质上控制工程质量。第三,材料入场后,应由现场人员进行保管,避免材料出现变质、老化等问题,以便接下来更好地展开施工。第四,应逐步完善工程监理及质量监督机制,使监督执法更加公开、透明化。针对现场监理机构,还必须逐步提升其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监督水平,将服务、执法工作做到位。
(三)加大施工队伍培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积极对施工人员开展技能培训。第一,在挑选劳务队时,建筑施工单位应对其展开全面考察(包含其日常表现、整体素质等),并从中选出最佳的劳务团队。第二,应定期对劳务队展开岗前培训,提升其质量安全意识,同时,应认真执行奖惩制度。第三,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应对工程相关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考察,从而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效率。
四、结语
总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很大影响。必须从招投标、施工中等阶段来控制施工质量,为居民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