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制造业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 论文下载

制造业是无锡工业经济的主柱,是拉动地方工业增长的关键因素,无锡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提高无锡的制造业水平,继续占据国内制造业“高地”,成为摆在全市面前的迫切课题。2013无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0.18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46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2.04万美元,已处于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都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实现制造业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来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增强其协调发展能力,实现制造业价值链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尽管无锡生产性服务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要求相比,仍显得明显滞后[1]。这已成为影响无锡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一、制造业转型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关系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源消耗逐渐转向通过知识和创新驱动来获得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素质提高和产出效率的改善。生产性服务业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从企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出来且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高成长、高智力、高辐射性和创新性等特点[2]。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其本身并不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独立的服务,但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质上就是生产性服务业日益增强的过程,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两端,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断地投入现代服务业所内含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使整体产业结构不断趋于“软化”。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分工关系,它们之间体现为制造业的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制造业发展的服务需求;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的条件,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力支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动态的内在互动关系[3]。
  二、无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锡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十分显著。这些年来,物流仓储、快递服务、批发零售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良好,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研发、品牌设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也快速兴起,但无锡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无锡经济结构优化的总体目标以及制造业升级的现实要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削弱了与制造业互动能力
  无锡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成长的初期,许多生产性服务的功能仍然还内化在制造业内部,没有形成独立的专业化产业,这是无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难以满足制造业高层次需求,这也是无锡许多外商投资企业采取自带生产性服务、实行自我服务的重要原因。总体上无锡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还不强,两者之间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制造业需求、制造业转型升级无法获得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需求的低下、生产性服务业滞后这样的非良性循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经济将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态。其显著标志就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70%,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且实际经济增长几乎全部来自生产性服务业。从无锡市目前的情况看,显然还有比较大差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对制造业的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2、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不高,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分析无锡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一方面无锡高端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很不足,这是制约制造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所在。另一方面,无锡生产性服务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小企业居多,多数企业提供的只是知识方面和技术服务链上的低端服务产品,缺乏高素质资本、管理、技术以及有新意、有市场、高回报的服务产品,开发研究能力薄弱,远未形成集先进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推动者、使用者和传播者于一身的良好运行机制。另外,由于生产性



发表回复